头部AGV企业出海启示
头部AGV企业要想在行业排位赛中保住高位,两条赛道不能忽视。
一个是新能源领域。自2022年起,光伏行业就已成为AMR最大的应用领域,锂电紧随其后。趁光伏、锂电池、新能源车等行业设备投入期之势,近几年布局这些行业的机器人公司,都迎来了逆势增长。蓝海、玖物、海康、国自等企业皆是代表。
另一个则是出海。在“走出去”的热潮下,新一批成长起来的AGV/AMR企业不断探索,使得行业整体海外销售规模稳步增长。去年,有多家企业公开表示海外订单占比已接近甚至超过整体营收的50%。
经过多年来的耕耘,无论是供应链实力、产品技术创新、价格竞争力还是落地应用经验,中国AGV企业已经完全具备足够的实力,与海外移动机器人厂商掰手腕。
2024年,中国AGV企业似乎要准备在海外大干一场了。
从“浅尝辄止”到“争先恐后”
“出海”这个口号最热的那两年,真正把出海作为长期战略的企业并没有几家。
海外业务拓展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虽然门槛不高,且从0~1的过程中还是存在很多机会,但是要迈向1~N的过程,则会比较困难。
因为从1~N,涉及到的不是一两个订单的履约,而是整个团队组建、战略规划、资产投入等诸多问题。而且海外客户对服务质量的要求高,想要长期地服务下去,前期投入成本非常大。
“这也是为什么早几年很多企业起出在有些地区(海外)本来做的不错,但没过多久又慢慢式微的原因。多数企业想要赚一把快钱,对品牌、团队、服务的保守投入很难助推企业在海外业务形成正向循环。且当时国内市场机会丛生,很多企业的战略都是摇摆不定的”,一位AGV企业市场总监向高工移动机器人表示。
所以在早一波出海浪潮中,随波逐流的企业因为注重快速市场占有和价格竞争,忽视交付和服务质量,导致铩羽而归的屡见不鲜。
“比如,早前有家明星企业在韩国市场初期做的还是蛮不错的,后来因为价格压的低,成本控制的紧,而服务没跟上,做差了一个项目,最终导致口碑下跌,客户流失”,一位行业人士举例到,“在欧美日韩这类成熟的市场体系下,口碑要是做差了,基本就没啥戏了。”
也有在轰轰烈烈的机器人“出海”浪潮下,曾主攻海外市场的企业另辟蹊径转回国内,挖掘“红海”中的“新蓝海”。炬星科技就曾宣布2022年转回国内市场,发力RaaS模式。
面对高涨的海外圈地热情,有同行面对当时的乱象,公开喊话,“如果你把全球化当成公司一个长期战略,当成一个竞争力培养的话,我是特别鼓励大家一起共同出海的。但如果你把它当成一个战术,想挣快钱的话,千万别玩,砸自己的牌子也砸中国同行的牌子。”
不过,到2024年,企业出海的意图和意愿正在发生变化。
在近期高工移动机器人与多家企业交流时,一家在AMR出货量领先的头部AGV企业曾表示,与往年不同,公司24年将会把所有重心放在海外业务上,并且砍掉工业部门,主抓已经在海外跑通的仓储物流模式。
也有企业市场部反应,今年出海的热度非常之高,企业们都争先恐后。公司在年前预定25年的海外展会位置时,已经抢不到席位了。后两年的很多位置也已经被预定。
“企业出海的意愿高企,与当下的行业环境关系很大”,一位业内人士提到,“国内价格战已经卷到不能再卷了,中国AGV企业目前就没有几家企业盈利的,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出海已经成为了一颗救命稻草。”
相比以往,中国AGV供应链成熟,在产品创新和价格上有很高的竞争力。加上之前一波出海的企业,无论是取得很好的成绩还是败兴而归,都做出了鲜明的示范,也沉淀了很多经验与教训。
有企业CEO表示:“面对出海,中国机器人厂商在细分赛道中完全可以做大做强,国内成功的案例,只需要在国际市场上复制就行,可能会面临一些技术和实施上的挑战,但这只是短期的困难,后面会做得越来越好。”
如果说,国内移动机器人企业在这几年经历过的下游场景疯狂拓展、产品创新迭代加速、价格厮杀战况升级后,可总结为中国AGV企业排位赛上半场。那么,面向全球开启新一轮的竞赛,将在2024年正式拉开下半场故事。
如果要保持企业不掉队,现在正是出海的时候。
出海标杆企业的启示
在当下这个节点,在海外市场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AGV企业能够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高工移动机器人通过公开检索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企业,在Google等公开渠道对外宣发的信息中,总结了几个共性。
第一,以柔性著称的AMR依旧是大规模出海的典型代表。通过统计极智嘉和海柔创新的部分案例可以看出,以AMR为核心的拣选方案更容易复制和落地。
AMR基于分布式系统、标准化机器人以及智能软件算法,可以更为灵活地适配各种业务需求。无论是面向服饰、数码电子还是珠宝、食品行业,方案可以灵活的涉及和便捷的部署,并且在项目实施周期、ROI表现上,都非常有竞争力。
整体来看,仓储机器人厂商出海的速度相对要快于产线AGV厂商,由于仓储机器人产品相对标准化,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更便于后期项目的实施交付。
对此,如果是面向工业制造,以无人叉车等工业场景下的产线物流场景见长的企业来说,如果找到能够易用性、易复制、易交付的模式是关键。
区域
事项
客户
方案
比利时
CEVA Logistics 和 Geek+ 为 Grobbendonk 配送站点实施新的 AMR 解决方案
第三方物流
货到人解决方案
北美
OSARO 与 Geek+ 达成合作
集成商
仓储自动化系统集成
台湾
Geek+ 和嘉里大捷物流为 New Balance 打造先进物流中心
第三方物流/零售商
货架到人解决方案
英国
NEXT采用 Geek+ AMR 方案
零售商
拣选和分拣解决方案
全球
软件提供商 Körber 和 Geek+ 合作升级
集成商
AMR解决方案
北美
Newegg 实施 Geek+ 的仓库机器人
电商
全球
FORTNA 采用 Geek+ 自动化机器人解决方案
集成商
阿迪达斯和 Geek+ 建设先进自动化配送中心
零售商
瑞士
Geek+ 为 Rhenus Logistics 瑞士仓部署方案
集成商
货架到人解决方案
北美
Radial 选择 Geek+ 实现站点运营自动化
电商
货架到人解决方案
香港
香港邮政和Geek+联手实施机器人包裹分拣系统
第三方物流
机器人包裹分拣系统
荷兰
My Jewellery 采用 Geek+ RoboShuttle 方案
零售商
拣选解决方案
日本
Geek+ 在关西ASKUL价值中心实施 PopPick
零售商
货架到人 PopPick 系统
美国
UPS Supply Chain Solutions 使用 Geek+ 升级配送中心
第三方物流
货架到人拣选方案
英国
Geek+ 与Logistex 合作
集成商
整体解决方案
香港
U-Freight 采用Geek+ 扩大香港电商履行中心
第三方物流
企业对外宣发资料,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而来
第二,当下的需求依然扎堆在零售商、电商、第三方物流行业中。在23年极智嘉服务的行业中,基本分布在以上三个类别上。这主要是源于大消费、大流通领域,更易建立起大物流体系,更适合AMR解决方案进行改造,也容易形成规模效应。
而叉车类的需求似乎涨势并不猛烈。一家无人叉车市场负责人表示,无人叉车用的多的是产线物流而非仓储物流,产线物流主要在工业场景中,而海外的工业场景要比仓储难进得多。尽管如此,公司24年上半年海外参展就有6、7个,出海是必须要做的事。
区域
事项
客户
方案
日本
Skechers USA 采用Hai Robotics 方案
零售商
自动存储和检索系统
北美
霍尼韦尔和 Hai Robotics 联手升级配送中心
制造业
ACR解决方案
北美
GreyOrange 和 Hai Robotics 合作
集成商
整体解决方案
北美
京东物流加州配送中心采用 Hai Robotics
第三方物流
仓储和检索系统ASRS
企业对外宣发资料,根据公开资料整理而来
第三,打通集成商的合作是重点。23年,极智嘉多次对外宣发与Logistex、FORTNA、OSARO、Körber 等集成商合作升级,将业务向多个地区多个行业拓展。可以观察到的是,头部企业之所以在多个国家多个区域多点开花,并非是因为各个地点都建立了本土的团队,而是深度捆绑海外渠道和集成商去做扩展。
这种捆绑方式下,值得注意的是,在借助头部集成商的成熟渠道实现在海外市场的快速落地同时,需要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避免企业逐步沦为设备供应商,丧失主导市场的话语权。
第四,行业KA客户是切入关键。在国内,许多企业想要切入一个细分行业或场景,拿下KA客户是关键。这套逻辑在全球同样奏效,甚至效果更加。许多企业跟着全球化的企业,项目从北美做到欧洲。有行业人士也表示:“海外客户在选择一个供应商后通常会建立起一个长期合作关系。只要你的服务质量是高的、报价是合理的,他们基本会保持持续的业务合作。”
2024年,海外市场将迎来一波战略更聚焦、投入更持续、目标更清晰、准备更充分的AGV企业们。面向全球化市场,一场更为激烈的下半场竞争即将来临。
关注“物流产品网”视频号
【声明】本文来源为高工移动机器人。物流产品网转载本文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对真实性负责,物流产品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文章及图片存在版权问题,烦请联系小编电话:010-82387008,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更多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