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交通中枢、通江达海门户…… 南沙交通未来长这样
2024年1月,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交研院牵头编制完成《南沙区交通规划优化提升及近期实施计划》(以下简称《规划》)。该份《规划》以打造“湾区交通中枢、通江达海门户”为目标,计划到2025年初步形成南沙与湾区城市“1小时交通圈”,2035年建成畅通南沙、贯通全市、直通湾区、联通港澳、融通全球的湾区中心交通枢纽,实现“湾区30分钟优质生活圈”“全球12小时航空经济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规划》指出,目前南沙基本建成“三横四纵”高快速路、“—客一货”铁路通道以及“一高一普”2条城市轨道,南沙港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五,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客运总量居全国第三。2022年南沙与湾区城市日均出行量77.6万人次/日,同比增长8.6%,区域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放眼未来,《规划》从面向世界、协同港澳、立足湾区、同频广州、服务未来等5个维度提出了具体任务与行动计划,推动南沙从“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向“湾区交通中心”转变,有力支撑南沙建设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面向世界
13条高快速通道连接湾区6大国际机场
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海上重要链接枢纽,谋划与港澳合作共建港口设施,提升南沙港枢纽能级。
多模式拓展港口腹地,组建广州海铁联运平台企业,打通海铁联运主环节,建设万顷沙货运站、国际海铁联运码头、南沙港站海铁联运示范园区等。
规划13条高快速通道快速连接湾区6大国际机场,实现45分钟直连湾区6大国际航空枢纽,打造全球12小时航空圈。
协同港澳
5条交通联系通道实现30分钟互达
陆海十通道直连,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构建南沙站、庆盛站双枢纽直达港澳的高速铁路网络,围绕湾区岸线的城际铁路和高速公路通道,蕉门河东西两岸往返内湾码头的专用水上航线,总体构成与港澳各5条交通联系通道,实现30分钟互达。
立足湾区
十字高铁和环湾城际轨道
构建南沙十字高铁和环湾城际轨道,塑造湾区重要枢纽。将中南虎城际、肇顺南城际提升为高铁,形成以南沙站、庆盛站为核心,全方位对外放射的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网络,全面衔接区域国铁干线通道,实现30分钟直达湾区极点城市,1小时通达湾区其他城市。
构建“四横四纵”高快速骨架路网,快速通达湾区两岸,加快狮子洋通道、广澳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
畅通边界交通微循环,推进洪奇沥大桥、黄榄干线(佛山段)快速化改造等前期工作,促进区域高质量融合发展。
同频广州
“三高三快”北向轨道通道
布局“三高三快”北向轨道通道,与广州传统城市中轴线、新城市中轴线、东部沿江发展带以及外围综合新城均形成一高一快直达联系,实现30分钟互达。
贯通“三高三快”道路走廊,加快黄埔至南沙东部干线公路建设、沙湾大桥改扩建、新洲立交改造等,加强南沙与市域重点组团快速联系。
服务未来
3条50公里健步、悦骑、乐跑慢道
构建“一环七射两联络”的300公里城市轨道网络,支撑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每万人拥有城市轨道里程1公里,达到香港、新加坡等国际大都市轨道服务水平。
构建“一环六纵六横”快捷骨架路网,完善南沙区快速干线交通系统,提高居民出行效率和城市运转保障能力。
打造具有滨海特色的3条50公里健步、悦骑、乐跑慢道,塑造慢行城市。打造全景式智慧交通,打造5大智慧交通示范区,实现“出行即服务”。
强化重点地区交通保障,提升南沙湾、庆盛枢纽、南沙枢纽三个启动区交通服务水平,支撑南沙全民文化体育综合体地区开发建设。
知多D
“四横四纵”高快速骨架路网
四横:广昆高速-南沙大桥-河惠莞高速、沈海高速-广中江高速-狮子洋通道-潮莞高速、深岑高速-南中高速-深圳东部外环高速、中阳高速-深中通道-沈海高速。
四纵:广澳高速-东二环高速-京港澳高速、中山东部外环高速-东新高速-清连高速、广深沿江高速、广深高速。
“一环七射两联络”的300公里城市轨道网络
一环:为15号线轨道环线,串联南沙中心城区重点组团及重要枢纽。
七射:包含轨道交通4号线、4号线复线、18号线、22号线、31号线、32号线、38号线等7条射线,强化南沙中心城区向庆盛、北部、南部片区及周边城市辐射能力。
两联络:包含轨道26号线、33号线,支撑南沙北部组团交通联系。
“一环六纵六横”快捷骨架路网
一环:黄阁大道-莲溪大道-环市大道北-黄鲁山隧道-龙穴大道-站南路-灵新大道。
六纵:西部快速通道、南沙大道-黄阁南路、南沙港快速、金光大道-市南大道-凤凰大道-万新大道、黄埔至南沙东部快速通道-莲溪大道-环市大道北-黄山鲁隧道-凫洲大桥-龙穴大道、万环西路。
六横:人绿路、黄榄干线、桂阁大道、番中公路-南珠大道-蕉门隧道、站南路-香山大道、红莲路-沥心沙路。
整理 / 南都·创享湾区见习记者 吴文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