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报观点-陆秉民族大义 洗刷百年屈辱

3月5日,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图)在全国两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两岸同胞要共担民族大义」。(新华社

两岸的民国史观尽管充满分歧,但1840年鸦片战争自清末那段屈辱史,在历史课本上的呈现则基本一致。大陆人看两岸问题,更多的是从历史角度出发,若有朝一日实现统一,就象征这百年屈辱的最后一页,终于翻过去。

中国自清末以来的历史,尽是不平等条约、侵略、割据、殖民史,1949年中共建政让「新中国」站起来,仍有数十年时间是被西方国家所排挤。好不容易现在凭着自身发展,坐到了世界第二把交椅,但台湾问题只要不解决,距离真正实现「民族复兴」总差那么一步。

在台湾自己看来,想要自主,无关什么大历史,就是不想被统一;但对大陆而言,台湾先是被日本统治50年,又在「美帝」背后撑腰下,让国民党窃据」数十年,现在民进党政府与日本暧昧的关系,还有前总统李登辉频繁的媚日言行等,在大陆民众看来,台湾还在「认贼作父」,仍是「百年屈辱」的最后遗毒,只要不解决台湾问题,在中华民族的复兴道路上,就始终卡着美日在背后作祟阻挠的影子

民族悲情牌,可号召人民团结、奋起,民进党会操弄228事件,大陆在教育上凸显百年屈辱,何尝不是另张悲情牌,且这段历史的纵深,远多于228事件。今年的大陆《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两岸同胞要共担民族大义」,背后反映的,也是希望两岸能共同为翻过百年屈辱的最后一页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