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一老树巡礼 形塑城市史观

王浩一近年常在全台走访老树,图为宜兰县礁溪乡的落羽松。(有鹿文化提供)

《暖绿之旅》以30种台湾常见树种,刻画老树风华。(有鹿文化提供)

多年前,有人问来台演讲的建筑师安藤忠雄:「台湾的房子都长得很丑,怎么办?」他的答复是:「在建筑物外多种几株树,它就好看了。」长期关注于古迹建筑、美食文化、城市旅行的作家王浩一多年来以多本著作写老树,透过老树巡礼,也形成一种脉络与史观。

建筑师亦是作家的阮庆岳曾说:「屋前树,其实本就被视作为建筑立面的一部分,而非分离的对立体,因为叶茂叶落的更替,让建筑的表情丰富自然,树与屋本就合一。」自许为老树说书人,在王浩一眼中,「老树是资深市民、资深国民,不仅美化了建筑与城市,更重要的是,它们安静地记录了千百年的历史」。

王浩一指出,多年来老树巡礼,他也推算出各地的演进与数据,如花莲县列册保护树共331株,其中包含了196株百年老树,全是琉球松。他将琉球松比喻为「耽溺月光和晨光的老派绅士」,1903年引进台湾试种,原是为了要生产松脂(松香),产业并没有兴旺起来,但后来发现琉球松有抗盐、耐风、定砂的特性,于是扩种到台湾各地靠海地区。

同样是自外地引进的树种,高雄市有上百株白千层被指定为特定纪念树木,且多集中在楠梓区,因日治时期末叶,为了需要后勤燃料支援,日本政府在楠梓区兴建油库,也移植了白千层树群于此,除了有异国情调,也因为早年夜间道路灯光昏暗,白千层树干灰白,在车灯照射下宛若高耸白墙,增添交通安全,最重要的理由刖是能抗二氧化硫的工业污染,绿化快速且耐盐又抗风,成为当时绿化树种的首选。

至于台湾原生种的老树,则有南投草屯1600岁的樟树、苗栗铜锣超过800岁的香樟。王浩一指出,草屯的坪顶里七股社区内的「坪顶神木」被当地耆老尊称为「樟元真君」,镇公所还在树顶上装置了避雷设备;铜锣乡的老樟树在日治时期曾经差点被砍伐充当舖路经费,1935年的大地震,老樟树下成了当时的紧急医疗救护站,老树也因此逃过一劫。

从《黑瓦与老树》首次书写老树,《漫游府城》谈明清时期的古迹与老树关系,《当老树在说话》以老树看一座城市的身世,《哲学树之旅》对焦大陆老城市的名寺古刹老树。王浩一的《暖绿之旅》以30种台湾常见树种,刻画老树伫立的绝代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