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对王牌:反诈太娱乐化,娱乐泛商业化,推理偏脸谱化

看了最新一期的《王牌对王牌》(2022年3月4日),应该可以称之为“反诈特辑”了,但个人觉着这期节目并不是很成功。

反诈太娱乐化

首先“反诈”这个主题值得肯定,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虽说做与不做是态度问题,做得好与不好是水平问题,但还是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例如剧组给贾玲的设定,误以为骗子是杨洋,结果被骗走了4.5万元。可能是由于贾玲的谐星身份,又或者是其搞笑的表演,让很多人对这一设定都是一笑了之。换而言之,没有起到该起到的警示作用,这就是过度娱乐化的副作用。

事实上,现实生活中是有真实案例的,比如说上过热搜的“60岁大妈迷恋靳东事件”。事情大致是这样的,一位60岁大妈热衷于刷短视频,无意间刷到了一个冒充靳东的高仿账号。大妈信以为真,在骗子的甜言蜜语下深陷其中无法自拔,从而引发了家庭矛盾

个人以为,《王牌对王牌》应该以某种方式将这样的事例给展现出来,因为真实案例远比任何表演都要有说服力。至于该怎么展现,可以直接讲出来,改编成小品也是不错的选择。总而言之,避免观众只把“反诈”当成了节目的立意,觉着诈骗离自己很遥远。要是这样的话,“反诈特辑”就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是毫无作用的。

说到“反诈”,向大家推荐一部名为《刑警之海外行动》的剧,由“达康书记”吴刚领衔主演。剧中的第二个案件就是有关诈骗案件的,通过镜头可以看到很多普通人皆因受到诈骗而家破人亡。所以大家不要因为《王牌对王牌》的娱乐化表现方式,从而轻视了诈骗犯罪,很有可能就会发生在你我的身边。

娱乐泛商业化

当然了,也不能矫枉过正,让《王牌对王牌》彻底不娱乐了。不过在娱乐方面,本季的《王牌对王牌》也颇受诟病,遭不少网友吐槽广告太多。对于综艺节目来说,广告不能没有,因为没有广告就没有赞助商。但任何事情都讲究一个度,一旦过度就会从量变升级为质变,节目中植入广告也是如此。

拿“谁真的在帮沙溢借钱”这个环节中的一个细节来说,嘉宾队询问沙溢为什么要借钱,宋亚轩给出的答案是资金周转困难之类的。这个时候某借款APP的口播广告声音就突然冒了出来,肉眼可见与主持人沈涛的口型不匹配,显而易见是后期硬插进去的。

这种简单粗暴的手法,作为观众而言,起码会有那么一丝的不适。这就好比讲故事,相声演员能够讲得活色生香,而绝大多数人仅仅能做到复述下来而已。原因在于讲故事也是有技巧的,语气、表情、形体等等方面都是有门道儿的,植入广告也是相同的道理。在什么时候植入、如何植入,理应配合节目进行的节奏,不能霸王硬上弓。

其实早在30年前,也就是1992年的时候,牛群、冯巩的小品《办晚会》批判过这种现象。在小品中,冯巩是某晚会的导演,而牛群是赞助商毛驴公司的总经理。牛群为了推销毛驴,一直要求在冯巩给毛驴加戏,恨不得整场晚会都在强调毛驴。如此一来,晚会的性质就变了,属于典型的本末倒置。

回头再来看《王牌对王牌》的“反诈特辑”,赞助商的广告频繁且大段的出现。一方面影响了节目的娱乐效果,另一方面也喧宾夺主了“反诈”的主题,与小品《办晚会》中的情节在本质上并无区别。

推理偏脸谱化

从理论上来说,以推理的方式来展开“反诈特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利用推理性的思考可以增强普通人识别诈骗的能力,节目中也揭露了一些江湖骗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向观众灌输“反诈”意识的作用。

不过《王牌对王牌》在推理方面上的设置还是有所欠缺,让沙溢、沈腾出演“诈骗犯”就并非明智之举。如果是《王牌对王牌》的忠实观众,想必应该有所了解,沙溢和沈腾经常被赋予这种人设。这样一来,只要一公布有“诈骗犯”混入其中,二人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要是现实中的诈骗犯也如沙溢、沈腾一般,一看就不像好人,压根儿不可能骗到钱。诈骗犯之所以屡屡得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能够取信于受害人,“反诈”就是要通过各种细节剥掉诈骗犯的伪装。从这一点上来说,节目组应该让看起来嫌疑最小的人拿到“诈骗犯”的身份,达到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将“剧本”设计得再烧脑一点,推理的氛围才能够被拉满。

结语

对于《王牌对王牌》来说,如何去平衡节目的主题、节目的娱乐性以及赞助商的需求,是其能否继续走下去的关键。难度是有的,但随着观众的审美在逐渐提升,这已经是综艺节目想生存下去必须要面对的客观环境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