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下海主持险送命
爱潜水的王阳明因为《沈睡的水下巨人》更加着迷海洋世界。(罗永铭摄)
王阳明(左)、李景白以「海底沉船」发想,呼吁大众爱护海洋生态。(罗永铭摄)
热爱海洋出名的制作人李景白,继《水下三十米》、《决战水下伸展台》后,以1集4、500万预算,首度与王阳明(Sunny)耗时2年多拍摄8集纪录片《沈睡的水下巨人》,以海底的沉船为出发点,讲述台湾海域的海洋生态。
李景白直言,此次拍摄的风险最高,「坦白说,这个节目不容易,跟其它节目的方向不一样,不管水下40米、60米,Sunny都必须一直下,要深度够深也要一定拍得到他,真的有压力。」
李景白提到,王阳明在车城外海拍摄时突发生「氮醉」的紧急状况,幸亏他第一时间发现,不断催促王阳明往上游。回忆那趟拍摄,王阳明说:「氮醉就是氮气在身体越来越多,会有点醉、有点嗨,我当下已经忘记我们在拍摄,我就是很开心的一直讲话。好在他发现我到40几米深还是一直往下,他大声叫我,我就惊醒过来,接着慢慢把我带上来。」
水下主持老婆很担心
王阳明也说,有次在澎湖遇到他下水经验中最强的顶流,潜入水下后又发现海中能见度低,看不到带领他的前导,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还好,他身后拍摄兼保护他的李景白果断放弃拍摄,带着他往上游,「那时候看起来全黑,就像晚上,我们找不到其他人也看不到别人的灯光。」
没太多水肺潜水经验的王阳明坦言,接下主持棒前曾犹豫,老婆蔡诗芸也很担心,「我自由潜水经验比较多,自潜跟水肺完全不一样。后来想想,因为我是比较大胆的性格,加上我喜欢冒险,所以没考虑多久就决定合作。」一确定合作,李景白替王阳明安排训练课程,接着马不停蹄前往兰屿的海域测试,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后才开始拍摄,每次拍摄都一定做好万全准备才敢下海。
王阳明笑言,合作前有耳闻李景白对于海洋的热爱及执着,「很多人对他(李景白)的评价是『这个人好像疯子,一直下水、不停的下水,什么状况都不在乎』。合作后,我发现他不是真正的疯子,是crazy crazy那种人,但这全出自于他对海洋的热爱。」
电影规格的视听享受
大海对李景白、王阳明都有深层意义,李景白用「母亲」形容海洋对他的重要性,表示每次下水都像回到母亲最温暖的怀抱,「海洋像妈妈,会包容我们的所有,就像它接受所有废水、废弃物,是个无私的包容,我们总是从母亲那边得到奉献,那我们有没有想过要怎么对待母亲?」
李景白使用电影规格拍摄《沈睡的水下巨人》,制作电视(网路)版本及电影2种版本,搭配现场演奏音乐,同时满足观众的视觉、听觉,「我们想借由沉船告诉大家,海洋生态不能只看鱼的多寡,当一个很美的珊瑚礁附着沉船,旁边有很多鱼悠游,就会是一个完美生态。」王阳明也说,希望借由他以身作则的改变,让下一代开始去想可以做些什么,并恢复海洋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