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缺药!三大公协会:政府应鼓励用国产原料药及在台制造

三大公协会建议,政府应全面推动国产学名药生产与药品原料在地化政策,确保国内药品市场的长期稳定供应。

声明指出,随着全球药品市场的变迁以及供应链挑战日益增加,时常都有原厂药扬言退出台湾的声音。1995年健保上路,2003年开始就有阿斯匹灵等原厂药抱怨药价过低,被迫退出健保。事实上原厂药会退出市场的原因有很多,除了价格因素,专利保护过期、市场需求变化、学名药竞争、进口成本增加都可能是退出市场的原因。

观察世界各国的原厂药在专利逾期之后的市场占有率,美国、欧盟、加拿大等先进国家,逾专利期原厂药的市占比只有10~20%,日本也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学名药使用比例在2023年达到80%。各国政府在财源有限的情况下,专利保护期间引进新药,专利过后鼓励使用学名药,成为平衡期待与现实的两全政策。

依经济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药品及医用化学品进出口统计金额2023年出口值17.8亿美金、进口值66亿美金,药品贸易逆差达48.2亿美金,2022年受疫情影响大量进口新冠疫苗关系,贸易逆差更高达67亿美金。显示台湾医药品依赖进口程度相当大,若遭遇战争冲突,对社会防卫韧性是极大的挑战。

就资料显示,世界先进国家除了积极引进新药,同时也鼓励学名药使用及在地化生产,避免过度依赖进口或一次性耗尽健保资源。药品供应高度依赖进口的国家,主要是那些制药产业基础薄弱或生产能力有限的国家,例如非洲、柬埔寨、寮国及少部分拉丁美洲国家。

台湾处在紧张的地缘政治环境下,如何避免缺药,医药供应基本性的自给自足应是政府中重要的课题。某本土药厂举例,几年前曾有客户来洽谈从台湾出口药品到叶门,但因为叶门长期处于内战状态,公司内部审核程序时,因为担心收款问题,决定放弃这笔生意。换位思考,若台湾真的发生危机,有多少国际药厂愿意放行出货给台湾?或是台湾又只能靠人道捐助药品一途?

因应国际区域冲突不断,各国近年开始强化短炼供应韧性安全,美国、欧盟、英国、日本都不约而同推出鼓励药品在地生产政策,确保药品供应的可近性,保障民众用药稳定。

台湾的卫福部与健保署也预计在今年推出药价改革政策,希望从健保核价与调价的政策引导,稳定医疗必要药品供应以避免缺药,同时鼓励使用国产原料药及在台制造、鼓励在台临床的数据支持、P4学名药等药价加成措施,不仅鼓励国产学名药、生物相似药及国产新药,同时希望原厂药也能在台制造或委托在台生产,与欧盟、美国一样,以鼓励在地生产来强化药品供应安全。

对于进口学名药,制药公会则建议应比照国产学名药在台执行BE,确立无族群人种差异维护民众用药安全,若未在台湾执行B E,健保核价应调整为BE品项的80%。

制药公会、制药发展协会与学名药协会等三大公协会拥有近200家GMP药厂会员,期待透过公私协力稳定国内药品供给,将产业链上下游的垂直串联,从原料药的供应、生产设备的开发到学名药的制造、包装与销售,形成一个完整的可靠性供应链体系,避免过度依赖进口原料和药品,将有助于降低外部市场波动对台湾药品供应的影响。

世界各国正积极提升本国供应链的稳定性和韧性,台湾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结合本地的产业特点和需求,推动更加全面的国产学名药生产与药品原料在地化政策,以确保国内药品市场的长期稳定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