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喊缺地 政府端「周转基地」鼓励厂商多用容积

光宝集团执行长陈广中(前排左起)、加工处处长黄文谷15日代表双方签约。(图/经济部提供)

记者徐珍翔台北报导

经济部将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区释出「周转基地」2.6公顷土地,由光宝集团投资新台币百亿元兴建更高楼层营运中心,估计可为当地创造2000个就业机会,待新厂落成后,该公司旧厂土地再交还给政府,供下一家厂商「周转」使用,盼循此模式解决产业缺地问题,双方已于15日上午签约。

2016总统大选前,产业界开始喊出「台湾有五缺」口号新政府上台至今将近百日,针对其中「缺地」问题开出药方──园区周转计划。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组长刘继传指出,该单位辖下10处园区目前较老旧者几乎呈现满租状态,土地可说是百分之百释出给业者建厂坦言在缺乏土地的情况下,很难让产业界继续加码投资。

为此,经济部锁定较已有48年历史的楠梓园区,尝试挤出低利用公设土地2.6公顷,作为第一块周转基地,并开放业者购买「容积增量」,但全区以69万平方公尺为限,同园区内的厂商一旦得标,可兴建较高楼层的新厂房,一旦完工,待生产设备移入新厂后,原本屋龄老旧、低楼层的厂房则交还给管理处,作为下一波「周转基地」。

刘继传解释,以楠梓加工出口区为例,由于属乙种工业区,土地建蔽率为60%、容积率300%,若厂商有需求,还可依个案申请购买「容积增量」,如此一来,容积率最高可达400%之多。不过,即便得标厂商未购买「容积增量」,由于早期厂商缺乏容积观念,或者担心楼地板无法承受机台设备重量,很多厂房连容积率300%都未盖满,因此,透过园区周转计划,等于让业者有再一次选择的权利,「随着时代进步,很多问题现在也新技术可以克服。」

首轮得标厂商为光宝集团,15日上午已与经济部完成签约。对此,刘继传透露,作为第一块周转基地,预计光宝投资规模将逾百亿,针对2.6公顷土地,未来会分成两期兴建,第一期先扩充原本的车用电子事业部,第二期则有新事业群进驻,届时,可望为当地带来2000多个就业机会,「整个投资案预计五到六年,第一期约两年可完成。」

刘继传也提到,加工出口区辖下共包含老、中、青等十个园区,其中,有将近50年历史的高雄楠梓、高雄港前镇、台中潭子加工出口区将优先适用,目前都有厂商洽询,必须先等基地释出才能进行。他说,此作法可确保得标厂商营运不中断,各加工出口区也可借此达到更新的目的,是一种公私合作双赢案子,「目前仅开放同园区内厂商投标,未来不排除开放跨园区申请。」

经济部次长沈荣津则认为,光宝是全球车用电子的典范,也符合新政府五大创新范畴,此次董事长宋恭源一声令下响应政府计划,相信未来会有扩散跟典范作用。更重要的是,针对这类土地掌握在政府手中的园区,这套模式应该可被复制运用,借此解决产业投资缺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