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鼓励庇护工场转介就业 家长忧缺竞争力批政府没配套

方舟庇护商店强化职场训练功能,能让庇护员工提早适应一般竞争性职场。(方舟就业协会提供/林雅惠传真)

方舟庇护商店,透过门市接待客人的操作反应,让庇护员工学习与陌生人互动技巧,并且强化问题解决能力。(方舟就业协会提供/林雅惠传真)

身心障碍者在庇护工场保护伞下,多数已不愿意到外面职场就业,政府为了促进庇护员工转衔至竞争性职场,要求每间庇护工场至少要转介1名员工到外就业,转介成功可申请奖励金,也预告2025年庇护员工每月总工时至少132小时。对此,庇护工场多持正向态度,不过多数家长认为政府措施没配套,认为孩子先天条件不足,若一直期盼他们融入一般职场,实在是「强人所难」。

高雄市政府劳工局为了促进庇护员工转衔至一般竞争性职场,在2024年制定要求每间庇护工场,至少要转介1名庇护员工至一般性或支持性就业职场;同时鼓励庇护工场成功转介就业之奖励计划,若成功转衔到职场,庇护工场可申请5000至1万元的奖励金。

此外,也预告在2025年每位庇护员工,每月总工作时数至少132小时,延长工时以配合一般性竞争职场需求。

方舟就业协会理事长王姿琦表示,方舟庇护商店成立的目标主要以中续职场为概念,每位庇护员工在庇护商店是以训练为目的,办理家庭谈会,强化家人支持庇护员工转衔进入一般职场的信念,庇护员工与家长也都期待能尽快转衔至一般职场,甚至有庇护员工会抢着想要哪份工作,想要能够融入一般社会环境,到一般职场工作,因此转衔政策,对于方舟庇护商店影响不大。

21岁智能障碍中度的小怡,在方舟庇护商店接受训练已经1年四个月,即将在下周办理转衔会议,爸爸和小怡、就业服务员和庇护工场的老师们都会一起参与讨论后续如何协助小怡进入到一般职场的就业服务,小怡表示:「很希望赶快可以跟其它朋友一样,都能在外面职场工作。」

方舟庇护商店,至2021至2022年共聘用12名身心障碍庇护员工,其中媒合7位庇护员工至一般竞争性职场就业,除了一位脚开刀在家休养外,另6名转衔成功的庇护员工,至112年年底,都仍在职场稳定就业。

理事长王姿琦说,方舟就业协会庇护商店设立的目的,就是要训练身障者能到外面职场工作的能力。

不过南部最多庇护工场的喜憨儿基金会罗副执行长则表示,喜憨儿基金会庇护工场原则上都有达到政府要求每年转出1名憨儿到外面一般职场工作,不过从明年起要硬性规定,似乎未符合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合理调整」的精神,因为身心障碍者的就业(含支持性或庇护性)应该是要依据障碍者个别需求,来做妥适的就业安置。

罗执行长说,憨儿基金会目前都是符合规定,年年也都努力转衔达标领奖金,但仍是希望未来的政策推动,不要违反身权法就业的精神!

心路基金会一家工场主任方民安表示,一家工场其实每年都能成功转衔1位以上身障者到外面职场,但因为每个身心障碍者不同,就像人有长短脚,不见得每位身障者都适合转衔到一般职场工作,不过他相信企业给予机会,这些能够转衔出去就业的身障者潜力是可以发展。

方民安表示,一家工场成立已20年,有1/3以上多重障碍的憨儿待在该处超过10年以上,且待的越久越不想离开舒适圈,家长不愿憨儿迈入社会上工作是最大主因,曾有家长听见机构要将孩子转衔出去,第一时间就哭了出来,表示希望孩子能够继续留在庇护工场,甚至怀疑是不是孩子在庇护工场做错什么事情,才不让孩子继续留下,因此近日也会召开说明会,鼓励家长能让孩子勇于尝试到外面职场工作。

不过憨儿家长代表洪先生表示,政府新规定的美意没有好好规划,没有配套令家长无所适从,因为身障者本身条件就不足,一般人到外面竞争职场工作,都不见得能够达到雇主要求,更何况是身障者,也况且要找到能有爱心及包容身障者的企业主不容易,政府应该想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比如身障者适合转衔,就协助找职场,不适合转衔,就协助他们留在据点,因为多数家长认为,孩子只要平安生活就好,工作不工作是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