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做再多父母都不滿意?背負創傷長大的你,如何面對排山倒海而來的毒性壓力?

毒性压力和童年创伤

人们通常会经历3 种压力:良好的压力、可忍受的压力和毒性压力;而无论是哪一种压力都能拓展我们的个性,促使心灵成长,不过其中,毒性压力却会造成独特的问题,尤其会让人在童年时期饱受痛苦。

图片来源:Canva

・良好的压力:这种压力会挑战我们,却不至于压垮我们;面对此压力,我们能控制情绪,做出正确的决定。这就好比学生做好准备去参加考试,或运动员历经妥善的训练后在大型比赛中表现出色。此时,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 )*是短暂的,同时,压力荷尔蒙(stress hormone)会落在适当的区间。

・可忍受的压力:此压力可能导致「战斗或逃跑」的激烈身体变化,同时压力荷尔蒙会随之飙升。然而,身体最终会恢复正常,特别是值得信赖的成年人能帮助孩子缓冲压力,孩子就能回到正常状态。换言之,在产生永久的身心伤害之前,身体就会恢复正常。

相关例子包括:亲人自然死亡,或者飓风侵袭过后社区民众聚集在一起相互取暖。

・毒性压力:这是一种会排山倒海而来,令人喘不过气的压力。

这种压力会非常严重或持续很久,足以让人「震惊不已」并长期饱受压力。它会对大脑和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损害成年人的健康、影响工作表现、破坏人际关系、丧失判断力、无法控制冲动,以及伤害灵性和自尊。假使没有可提供安全感的成年人来缓冲这种压力,受害者会更容易出现前述的状况,更甚者,如果不加以控制,毒性压力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影响到下一代。

由此可见,毒性压力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因此,有不少人针对童年的毒性压力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令人瞩目。

图片来源:Canva

童年创伤经验与相关的身心影响

有2 位医生率先研究童年创伤经验,分别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凯萨医疗机构(Kaiser Permanente)预防医学部(Department of Preventive Medicine)负责人文森.费利蒂(Vincent Felitti),及其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研究员罗伯特.安达(Robert Anda)。2014 年,他们分析了一家大型健康维护组织中,17,000 多名患者的日常医疗纪录,找出了根据童年创伤经验而能经常预测的10 种普遍心理、医疗和功能问题,分别是:

· 3 种虐待:性虐待、身体虐待、心理虐待。

· 2 种忽视:情感忽视、身体忽视。

· 5 种家庭功能失调:父母离婚或分居、目睹母亲或继母受到暴力对待、家人酗酒或吸毒成瘾、家人自杀或罹患精神病、家人入狱坐牢。

另外,费利蒂和安达发现,大约2/3 的成年人至少经历过这些童年创伤的其中一种。此外,童年创伤经验通常不会单独发生:儿时经历过一次逆境经验的人,至少会再经历过一次这种经验,例如:酗酒的父亲很有可能会虐待孩子。

造成「疾患」(dis-order,根据英文字根,就是偏离正常的「秩序」〔order〕)的成因,通常有多种原因交错,例如:病菌感染、处于有毒的环境、缺乏社会支持、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基因和气质。不过,费利蒂和安达的初始研究和后来的大量研究指出,童年创伤经验则会「单独」导致不少疾病,并逐步引发疾患。换句话说,童年创伤经验的分数越高,其罹患疾病的可能性就越高。以下,是童年创伤经验可能会导致的疾病:

需要就医的情况

· 肥胖症:吃东西能让人缓解伤痛,其心理机制可能是「如果我长得不吸引人或能到处展现力量,别人也许就不会来惹我」。

· 第二型糖尿病、癌症、肝炎。

· 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脏病、中风等。

· 自体免疫相关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第一型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狼疮、牛皮癣、乳糜泻、发炎性肠道疾病、葛瑞夫〔氏〕病、白斑症、特发性肺纤维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等。

· 纤维肌痛症、不明疼痛、慢性疲劳症、溃疡症状、易骨折。

· 几乎所有的睡眠障碍,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噩梦、失眠、嗜睡症、梦游、睡眠进食症等。

· 生殖问题,例如:性病、早产等。

· 寿命减短:根据研究,当童年创伤经验分数为 6 以上时,其会折寿将近20 年。

· 根据童年创伤经验者的自述,其整体健康状况多半比较差。

图片来源:Canva

心理健康状况

· 自卑。

· 忧郁(包括躁郁症)。

· 焦虑(包括恐慌症)。

· 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和复杂性创伤后压力症候群。

· 边缘型人格障碍。

· 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

危险行为

· 药物滥用或误用,例如:吸烟、滥用药物的疾病、静脉注射药物、误用处方药或服用过多药物、过于频繁服药,或者在没有处方笺下,就任意使用药物或服用更多种药方。

· 自杀未遂。

· 性早熟,例如:于 15 岁之前就有性行为、拥有多重性伴侣、10几岁就成为父亲或母亲、意外怀孕等。

· 遭亲密伴侣使用暴力,或成为性犯罪的受害者或加害人。

· 不喜欢活动身体。

· 各式犯罪行为。

功能受损

· 面临职场困境或财务出现问题,例如:无法工作或注意力难以集中、旷职、出现严重的财务问题、一生收入偏低等。

· 记忆障碍。

· 结婚次数更多。

· 教育程度偏低。

那么,究竟童年创伤经验能多精准预测上述的情况发生?原则上,如果童年创伤经验分数为4 或更高,此时与0 相较之下,其风险通常会增加2 ~ 5 倍。另外酗酒(增加7 倍)、意图自杀(增加12 倍)以及学习和行为问题(包括注意力不足过动症﹝通常容易被误诊为躁郁症﹞在内的问题,最多增加33 倍)等情况的风险则更高。

由此可见,各种童年创伤经验所造成的伤害能力大致相同。

因此,有人研究童年创伤经验之后得到以下的5 大结论:

( 1 ) 在10 个主要死亡原因中,有7 个的累积风险因素是童年创伤经验,与收入、种族、护理和教育无关。

( 2 ) 时间只能掩盖痛苦,无法治愈童年创伤所造成的伤痛。

( 3 ) 越早遭遇童年创伤经验,就越搞不清楚情况。如果没有可信赖的成人从旁支持,更是如此。

( 4 ) 我们经常针对疾患的症状来下功夫,但这样的结果,就好比「驱散了烟雾,却没有把火源熄灭」。与此相对,必须处理根本原因,也就是要面对童年的创伤经验,才能根治疾患。

( 5 ) 最初的研究主要限于中上阶层人士,也就是白人、受过大学教育、拥有良好的工作和健康保险。然而,穷人、城市居民、少数族裔、军人和坐牢者属于高风险群,他们的情况和结果往往更糟。

虽然以上这些统计数据令人震惊,但我们现在已知道,只要澈底了解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就能做很多事情来消除童年创伤经验的影响。现在,让我们透过以下的测验,来了解何谓童年创伤经验,以及,测验一下自己是否有童年创伤经验?一起找出那个使你现在身心不适的「火源」,澈底熄灭它吧!

图片来源:Canva

童年时期受到的创伤可能会深埋在内心,而且会不断困扰受害者。

──美国儿童情绪虐待治疗专家 詹姆斯.加伯利诺(James Garbarino)

童年创伤经验分数测量表

首先,不妨先了解有哪些风险会危害你的健康,如此一来,就能采取相应的适当行动来加以化解。以下的每个项目都是在讲述童年的生活状况,回想一下,看看是否曾遭遇过这些情况,然后勾选「是」或「否」。

其他的童年创伤经验

最初的研究认为,只有上述10 种中产阶级患者最常回报的童年创伤经验,与不良的健康影响有关。然而,后续研究陆续发现,还有其他的童年创伤经验也可能对身心健康造成长久的影响。

其中,有些创伤经验显而易见,有些则比较隐密,甚至就连受害者自己都可能想不起来。根据初步的资料,与家庭压力有关的传统童年创伤经验,似乎比社会层面的压力更容易影响健康及其功能。

各位从以下的量表,会更加认识其他可能影响健康的童年创伤经验有哪些,也不妨一起测验看看。

扩充的童年创伤经验意识的量表

摘自《背负创伤长大的你,现在还好吗?》,作者: 格伦.R.斯拉迪,出版社:幸福文化

如果在18 岁前,曾经历或目睹下列的任何项目,请在旁边打勾:

□ 1. 失去父母或监护人,例如:他们身亡、遭人谋杀、被驱逐出境、被绑

架或派遣到战区等。

□ 2. 失去亲密的家人或朋友,例如:他们身亡、遭人谋杀、被驱逐出境、

被绑架或派遣到战区等。

□ 3. 亲人罹患重病。

□ 4. 遭受家庭暴力或受到威胁,或者家人威胁要伤害其他的家人,例如:

母亲虐待或辱骂父亲。

□ 5. 有暴躁易怒的父母或照顾者,他们会发脾气、压迫你、不听你说的话。

□ 6. 父母情感不睦,好比不断争吵。

□ 7. 兄弟姊妹太多,得不到父母的关怀。

□ 8. 母亲有产前或产期压力。

□ 9. 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而焦虑,例如:父母喜欢批评或过度保护你,总

是认为你表现得不够好;你觉得背负太多的期望,永远无法让双亲满意;父母不时「偷偷说你不够优秀」等。

□ 10. 有人性侵、身体虐待或情绪虐待你;施暴者是兄弟姐妹或其他人,包括约会强暴;被迫看到或从事性行为;看到其他人被迫从事性行为;目睹兄弟姐妹受到性虐待。

□ 11. 社区、邻里或学校出现暴力行为,例如:觉得邻里不安全;实际看到或听到有人被刺伤、枪击或谋杀;听到枪声;遭到人身攻击或被人抢劫;接触到帮派或遇过动乱;住家被人破坏或遭窃;被老师、同学、社区或网路的人欺负或骚扰。

□ 12. 因为残疾、种族、出生地、性取向、宗教之类等因素,受人歧视。

□ 13. 被孤立或排斥,没有亲密的朋友。

□ 14. 生活贫困。

□ 15. 无家可归。

□ 16. 生活在战乱区,

□ 17. 目睹可怕的伤害、死亡或种族灭绝。

□ 18. 经历过恐怖主义。

□ 19. 曾经遭人绑架。

□ 20. 曾经被人贩卖;当过奴隶。

□ 21. 流离失所;移民后生活困难。

□ 22. 信仰邪教。

□ 23. 遭人监禁。

□ 24. 被迫结婚。

□ 25. 遭遇天然灾害,例如:洪水、龙卷风、地震或飓风等。

虽然,目前没有明确研究指出,上述这些童年创伤经验会如何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然而,从本书所学到的技巧能有效帮助各位减轻上述经历所带来的痛苦。

《背负创伤长大的你,现在还好吗?》,作者: 格伦.R.斯拉迪,出版社:幸福文化

本文摘自《背负创伤长大的你,现在还好吗?:揭露童年有毒压力对大脑和行为的影响,以「尊重平静」取代「羞耻自厌」的自我修复练习》,作者: 格伦.R.斯拉迪,出版社:幸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