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能推行“工龄退休”?
工龄退休,又被炒了一波热度。
近日,网络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工龄退休的文章,其内容表示将根据个人工作年限来确定退休年龄,工龄越长,退休年龄越大,退休金也越高。
然而,河北、四川、湖南、山东相继辟谣,称流传内容为虚假信息,让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也就是说推行工龄退休,纯属网友编造臆想,没有的事。
实际上,按“工龄退休”早就成为了历史。1992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就开始按缴纳年限来计算退休工资,不再和工龄挂钩。
目前,唯一还在按工龄退休的只有公务员。2019年6月1日,修订后的《公务员法》实施,里面提到工作年限满30年,或者是距离退休年龄不足五年,工作年限满20年的可以申请提前退休。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也不算是按工龄退休,而是提前退休。
尽管各地辟谣了,还有不少网友心有不甘,觉得按工龄退休挺好,为什么就不能推行。
在各地的辟谣声明中提到这么一句,严格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退休政策。国家都没说按工龄退休,地方怎么可能实施。
“工龄退休”之所以被淘汰,主要是因为它已经不适合新时期的国情。在90年代之前,真正拥有退休金的只有体制内人员,他们工作稳定,按工龄来计算,完全没问题。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工作,进入民营企业工作,这些都是合同制,随时都可能失业,很可能达不到比如30年工龄的要求。特别是现在灵活就业人员超过2亿人,他们没有固定工作,也无法计算工龄,按工龄退休显然不合适。
而且,以现在的养老现状,别说是国家不推行工龄退休,现实也不允许。
我国养老实行的是“现收现付”制,也就是今年收上来的养老保险,今年发放完。现在是交养老保险的人,比退休的人多很多,所以,从2005年开始,养老金连续19年上涨,最幸福的就是已经退休的人群。
未来就很难了,因为出生人口持续下降,2022年出生人口为956万人,相比放开二胎时的2017年,下降40%。
老年人口却快速上涨,截至2022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人,2020年底为2.64亿人,2年增加了1600万人。
这意味着以后交钱的越来越少了,花钱的却越来越多了,要入不敷出了。
如果按工龄退休,会让很多人少交很多年。比如按30年工龄,以男性为例,如果18岁开始工作,48岁就能退休,如果是22岁大学毕业,52岁也可以退休,都不到60岁的法定退休年龄。少交8-10年的养老保险,养老金更加不够用了。
只有想办法让你多交几年,才能把养老体系维持下来。所以,别再臆想了,按工龄退休是不可能的。
工龄退休不会有,延迟退休倒是即将到来,来看看这两年提到延迟退休的文件有多密集。
2020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1年3月,延迟退休“16字原则”公开,也就是“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6月,人社部公布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稳妥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要求。2022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再次强调了将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据了解,延迟退休方案正在制定中,预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推出。对于所有还没退休的人群,特别是80后,90后来说,要积极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