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端午旅游消费一直不旺?

被牺牲的端午假期。

领域 | 酒店业、民宿业、在线旅游

首图 | 上海悦榕庄酒店/旅界实拍

01

昨天中午,一个久未逢面的朋友A小姐约我去吃湖南菜,她是拎着拉杆箱过来的,刚一起菜,就略带急促地和我说:

“接了个公司急活,要去趟西安,吃完就要去机场了,真希望能在端午节前赶回来啊,毕竟过几天还要和家人一起出去玩......”

我以为她有什么长途出行计划,结果她掰着指头让我分析是去北戴河阿那亚,还是山东青岛、威海,理由是“咱们北方人对海的执念强嘛”。

“实在不行,”A小姐夹起一块剁椒鱼头,似乎下定了下决心,“那就京郊民宿小院走起吧,我们这个年纪不就应该和朋友打打掼蛋,喝喝茶么?”

“你出去玩吗?”A小姐看我摇头,立刻补上一句,“学会掼蛋,以后一起耍呀!”

经她提醒,我突然想起这个端午已经先后拒绝了三四拨朋友的“掼蛋申请”,而大家似乎心照不宣地默认对方都没有什么宏大的旅游计划。

而五一的时候,我依稀记得画风还不是这样,当时这帮朋友正在天南海北的潇洒,有人在新疆撸串,有人在桂林泛舟,还有人在马尔代夫宅酒店,一个月后却纷纷变成了宅男宅女,掼蛋达人。

新疆乌鲁木齐烤串/旅界实拍

当我反问家在北京的朋友B君为什么端午不出去玩的时候,他给出了标准答案:

暑期眼看快到了,孩子都在准备考试,端午不就应该在家陪家人嘛?

关于端午长线出游,不少朋友意兴阑珊,酒旅商家们也大多没感受到出游热情。

比方说,我三年前旅居云南大理时认识的几个朋友最近都在群里捶胸顿足:

“平时几乎每天都满房,端午节现在就3个订单。”

“目前这边酒店满房到明天,后天人就少了一些。”

“云南,坐标大理......比较惨。”

大理喜洲/旅界实拍

硬币的另一面是,全靠同行衬托,今年端午近郊游成了为数不多的亮点。

一个直观的数据是火车票的预约情况,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端午假期出行仍以周边游、短途游为主,2小时高铁圈内是旅客出游的主要目的地。

举几个栗子:

再看看民宿平台的数据好像也是如此:

途家平台数据显示,秦皇岛昌黎因为阿那亚的爆火,周边不少民宿已满房,超越福建平潭、广西阳朔等目的地,成为今年端午全国最热县,而从客源地看,昌黎县的京津冀游客占比超八成。

发现没有?后疫情时代,长线游熄火,短途近郊游抬头的趋势又回来了。

02

几乎从被纳入国家法定节假日开始,端午节就一直是个不尴不尬的节日,论旅游消费,端午江湖地位甚至不如扫墓出行的清明。

有官方数据为证:

数字真的太枯燥,如果你懒得看,可以用一句话简单总结:疫情前,端午出游人次与旅游收入总是输清明一头,在国内暑期前的小长假里叨陪末座。

而关于这一点,其实并不难理解。

每年清明是踏春出游的好时机,历来喜欢调休的五一又刚释放完一波国内老百姓长线出游的热情,被夹在五一和暑期之间的端午假期就往往成了游客们“选择性无视”或者“战略性放弃”的那块鸡肋。

即使三令五申刺激消费,什么家庭又能承受得起清明、五一、端午、暑期连续四个月的密集释放?

恕我直言,作为“不旅游会死星人”,在我最疯狂的20-30岁的青春岁月里也干不出这事,当然想干荷包也不允许。

大连日航酒店/旅界实拍

而想必能承受得起的如此刺激的家庭大概也不会在乎这种公共节日。

所以,这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幻想中的端午节老百姓,“有很多钱,不想花,只要使劲刺激,总能从这帮人兜里掏出钱来。”

现实中的端午节老百姓,“兜比脸干净,没钱,没兴趣,没时间,我要躺平掼蛋,告辞!”

再看看今年端午,那就更尴尬了。

去哪儿数据显示,由于端午假期与高考时间大致重合,端午旅客量并无大幅增长,车票并不难抢,旅游城市大多“不贵不挤”,适合捡漏出游。

另一边途家民宿首席商务官刘杨称,“今年端午,短途慢旅行成为热门,这使得旅游资源丰富、距离周边城市近、交通通达度高的昌黎县脱颖而出。”

很多时候,从企业趋势已经能看出一些问题。

03

从乐观积极的角度说,今年端午短途近郊游火了。

A小姐疫情期间被高攀不起的京郊民宿“毒打”过,她对此很有发言权,认为之所以大家重新爱上京郊游,核心原因是北京今年民宿价格回归到正常区间。

“我现在看上的一个延庆京郊小院5间房也就3000元,几个家庭短途出行还是挺合适的,疫情的时候动不动过万谁住的起啊?”A小姐颇为得意自己的“慧眼识房”。

北京延庆Clubmed酒店礼堂/旅界实拍

近郊游走红背后,性价比仍然是年轻人最看重的金科玉律。

几乎是从去年喜迎“最热五一”开始,旅游人均消费就在悄悄下降,且这一态势愈演愈烈,旺丁不旺财的魔咒延续到今年。

事实上,从今年,到,国内旅游人均消费已经呈现剧烈波动趋势,又何况娘不亲舅不爱的端午节?

更值得关注的是,虽然过去一年,国内的网红城市风起云涌,网络云游客都快不够用了,,一些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

喧嚣过后,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所谓的地方文旅“接住泼天富贵”,这些看似动人的“灰姑娘故事”比外卖小哥3年赚100万、摆地摊年入百万更加扯淡。

而文旅基础设施和资源的优化,营商环境、消费环境的改善,文旅经济发展能力和思维的提升,这些关乎文旅市场“基本盘”稳固与否的关键要素,恰恰是难以速成的,并没有捷径可走。

中国(云南)探险旅游发展大会

回到今年端午,从国际大环境来看,虽然国内旅游业复苏态势“稳中向好”,分析师们还是认为长远来看,短线、近郊游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出行市场的主旋律。

麦肯锡上周发布的一份报告亦指出,“报复性旅行”这个说法很流行,不过,2023年约四分之三的旅行支出来自国内旅行。

麦肯锡还预测到2030年,国内旅行的旅行支出比例将与疫情前持平,大多数旅游消费支出还是集中在家附近,这一点似乎与我们报告里的旅行距离超过十公里就能统计成旅游不谋而合。

总之,端午节近在眼前,无论人均旅游消费是蹒跚不前还是谷底翻身,很多人对这个今年“罕见”不调休的小长假还是蛮期待的。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今年的端午旅游消费 ?欢迎在下方留言框与旅界君互动。

————END ————

欢迎来撩旅界主编微信:haoxi524(加群:公司职务+姓名,不备注公司信息一律不通过申请!感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