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感觉家里好?
人们总是感觉家里好,即便在外面长期漂泊,也仍然感觉家里好。虽然外面挣钱比较多,但回家的感觉却是无法代替的。为什么人们感觉家里好?
很多在医院临终的人都想要回家,要在家里断气。因为他们感觉医院不如家里好,哪怕死也要死在家里。在外面漂泊的人老了之后就想回家,回到老家过平凡的日子。他们讲究叶落归根,老了就要回到家里,而不能四处漂泊了。年轻的时候可以四处闯荡挣钱,老了之后就没有那个心力了,体力也跟不上了,就要回家养老。人这种生物和其他的动物有些类似,会有叶落归根的想法。大马哈鱼每年都要逆流而上,回到出生地交配产卵。海龟也是如此,不管游多远,都会随着洋流回到出生地产卵。人也是如此,老了之后就想回到老家养老。很多人回不去,就只能在城市养老,但他们仍然心心念念要回到老家,想念老家的房屋和土地,想念老家的亲戚,想念儿时的朋友。倘若在老家能够挣不少钱,他们就绝对不会外出打工,更不会四处漂泊。而挣了钱之后,他们就想回到老家,尤其过年过节的时候就要回家,叫做“每逢佳节倍思亲”。即便回不去,也要打电话问候一下老家的亲戚和朋友,算是一种交往和挂念。
人对于出生地的感情是其他感情无法代替的,非常深厚,甚至在意识中形成强烈的刺激,无法抹去。人出生之后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周围人的影响比较大。人逐渐适应了周围环境的影响,就会形成强烈的刺激,而这种环境的刺激会深深嵌入人的意识深层,不可抹去。人生下来之后,意识相当于一张白纸,要不断接受周围环境的刺激,种种刺激就相当于在白纸上画下了各种印记,深深地存储在人的意识里。倘若人在一个地方出生,在这个地方成长,直到长大成人才外出打工,那么这个人对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感触,就会认为只有老家才是家,而别的地方不是自己的家。即便老家很穷,他也不会嫌弃。以后他在城里安家落户,在城市生活,也仍然会想念老家,尤其是老了之后,会经常梦回老家,梦里回到青少年时期,回到童年时期,和家里的亲戚以及伙伴们一起玩耍,感觉快乐极了。而这种快乐是无法代替的,只能存在于梦境之中,却回不去了。他经常回老家看看,可以回忆一下以前的日子,而以前的亲戚和伙伴大多变了样子————并非只是形体上发生了变化,而是思想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前在一起玩耍没有什么功利性,不重视钱和权,而现在他们两眼放光,都重视钱和权,还要看身份和地位,当然也就没法言说过去的快乐了。但相对于想家的人来说,家庭在他心灵中占据的位置是很大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一个人的家庭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这个人都不会嫌弃,除非他受了某种不良思想的蛊惑,才会嫌弃家庭。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会爱自己的家庭,不管家里的摆设还是养的动物,还是亲人,都对他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刺激。这种刺激是一种良性的刺激,让他感受到了温暖,感受到了和谐。这种温暖、和谐是从小就注入他意识深层的,已经无法改变。当他在外漂泊的时候,尤其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想起老家,甚至会直接卷铺盖卷回家,而不会在外面继续打拼了。家庭成了他心灵的避风港,也成了他休养生息的地方。即便在外面再苦再难,回家之后他也不会说外面很困难,而是说外面一切都好,不要家里人挂念。即便在外吃不上,喝不上了,他回家也仍然要穿得干干净净的,打扮得很漂亮,哪怕衣服是借来的,路费是借来的,也仍然要光鲜亮丽地回家,在面子上要好过一点,叫做“衣锦还乡”,免得被外人笑话。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写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说的是江南风景好,人也好。趁着年轻的时候要在江南潇洒,而不能还乡。他也知道老了要回家,叫做叶落归根,而年少的时候就要在外面闯荡,享受外面的好风景,观赏外面的好人物。
有些人出生在城市茂密似丛林的楼房里,会把楼房当成家,而不会把农村的老家当成家,因为农村的老家没有对他们形成强烈的意识刺激,也不会对他们产生很强烈的影响。即便家里没有多少摆设,也没有多少电子产品,他们也仍然认为家里很好,起码关起门来有自己一块独立自由的空间,可以不受别人打扰,而周围的人都是充满爱心的人,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会发出关爱,哪里还有比这样的地方更好的呢?从这个意义上说,家里就是天堂。家里是很多人出发的地方,也是很多人梦想开始的地方。除了家庭就是社会,社会有竞争的丛林法则,也有各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法解决,就想到了亲人和朋友,就想要回家躲避一阵子,等到过了这个困难时期,再出来闯荡。即便是开出租车的司机,辛苦一天,看遍了路边的风景,看遍了城市的风光,看遍了各色人等,算是见过很大的世面,也仍然觉得家里好,每天要尽快完成任务,回家休息。
人们感觉家里好是一种风俗的遗传,也是心理方面刺激的结果。家庭是充满爱的地方,也是人们心灵的避风港。倘若家里处处充满矛盾,处处充满危机,处处充满陷阱,那么人们就不愿意回家了。事实上家里是温馨的地方,也是人们从小就喜欢的地方。哪怕半路搭建了家庭,组成了临时家庭,也仍然觉得喜欢,因为人每天都回去,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刺激,产生了移情效应,就觉得“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己的狗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