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平常如果我们要表扬一个女性秀外慧中、里里外外都很在行,一般会用一句话,叫做“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为什么“厅堂”是“上”,“厨房”是“下”呢?

原因大致有四点。

首先,这跟房间的采光相关。

我们知道,中国位于北半球,为了采光,一般房子都是坐北朝南。这在古代指的是大门朝南,而现在多数人住单元楼,这单元楼的坐北朝南,指的是阳台、客厅、主卧等主要采光面朝南。所以,必须澄清一下,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传统建筑,说的是北京的四合院。

从采光的角度看,正房毫无疑问是“C位”,厢房第二,最南端的倒座,门和窗都朝北,基本上没有任何采光。所以,按照家里的长幼尊卑关系,正房当然归家长,长子住东厢房,次子住西厢房,女儿住后罩房,仆人呢?对不起,只能住外院。

这个时候,如果把“上”和“下”当成形容词来看,那么,北面的一排房子为上,南面的房子为下。

其次,我们来看房间的功能。

家里的厨房一般布置在院子的东南角,这里离南边的屋子最近,无论是下人烧饭还是拿取柴火都比较方便;厕所呢,一般都会建在北边,因为北边是长辈住的主宅,给年长的长辈行方便。

所以,去厕所自然就是“往上”,去厨房自然就是“往下”。

关于“上厕所”还有一种说法,古代的厕所一般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蹲人,下层是粪池。《左传》里面讲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国君晋景公上厕所的时候,掉进厕所给淹死了。

所以,知道为什么不能说“下厕所”了吗?这画面我们不敢想。

第三,“上厅堂下厨房”还和古人对于做饭这件事情的歧视相关。

中国古代有“男尊女卑”的说法,而厨房一般是女子活动操持的地方,所谓“君子远庖厨”,所以去厨房自然就被叫做了“下厨房”。

而厅堂这种地方,因为地位等级的要求,只能“地位高”的男性出入,这也呼应了“上厅堂”一说。

有人可能会说“下厨房”象征着身份低,那去外面吃大餐为什么也叫“下馆子”呢?难道下馆子说明身份低吗?不应该正好是说明身份高、兜里有钱吗?

其实,关于“下馆子”还有一个来历,我们知道古代是农耕社会,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所谓“士农工商”,做生意、跑江湖的商人是被人瞧不起的,所以,他们开的旅店、饭馆一般来说也被人看得比较低。

最后,我们从中国的传统五行八卦上来讲讲为什么是“上厅堂下厨房”。

五行理论认为,东方属木,南方属火,木生火,有了火,厨房才能事半功倍,所以就把厨房放在了南方。同时,火又是向上的东西,人只有躲在火的下面才不会被烧伤,所以,为了保平安,就把去厨房叫做“下厨房”,你要是说“上厨房”,岂不是要把自己放在火上烧烤。

厕所在五行里属水,自然适合放在北边,而且,人当然只能在水的上面走啊,一旦落了水,那可就倒霉了,这也是“上厕所”的来源。

最后我额外跟大家补充一个和方位相关的词语,叫做“下榻”。文献记载,宋朝的时候,豫章郡的太守叫陈蕃(fán),就是那个讲出“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陈蕃。他平时不喜欢接待客人,但是家里却专门给一个贫苦的读书人预备了一张榻,只要那位读书人来访,他就热情招待并且把榻放下来,让人家留宿。平时不来的时候,陈蕃就把那张床吊起来。

这个读书人就是很有骨气的徐稚,徐稚不喜欢当官,平常就自己种庄稼过日子。因此,陈蕃非常尊重徐稚,因为陈藩的这个故事,后来就有了“下榻”这个词,表示对贤者、贵客的尊重。

总结一下,上厕所、下厨房、上厅堂、下馆子、下榻等等这些词语,平常我们都习以为常,实际上却包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理念,当然这其中反映出来的所谓尊卑、贵贱等,今天的我们都足当重新审视。文/杨学涛(文史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