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吗喽”,不该是来自古汉语的“马骝”吗
没想到“吗喽”居然成了网上的热词,只是作为母语是粤方言的广东人,月小牙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是“吗喽”,难道不是“马骝”呢?
可能有人完全不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甚至会觉得这些字我都懂,可是组合在一起却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懂。
“吗喽”一词的流行,据说是2023年初,砂糖橘成为网红水果,许多人眼巴巴地等着广西砂糖橘上市,不惜天天在网上催。
广西人看到这些网友评论后,自嘲地表示“吗喽的命也是命”,直译过来就是猴子的命也是命,意思是别催了,在忙了。结果造成“吗喽”这个词意外走红。
对很多人来说,“吗喽”这个词可能看着陌生新奇,其实指的就是我们熟悉的猴子。
又因为广西人调侃中自比猴子,一下子触发了广大网友的趣点,许多网友纷纷将“吗喽”配上文字,做成表情包,玩成了梗。
“吗喽”来源于粤语,可能有人提到粤语,会以为只有广东人以及港澳地区的人才会说粤语。实际上,广东隔壁的广西,南部几乎都是说粤语的。广西省会南宁,通行的方言就是粤语。
而粤语中猴子的发音,还真是接近于“吗喽”。
像经典电影《大话西游》的粤语原声里,蓝洁瑛饰演的春三十娘,就把周星驰饰演的孙悟空至尊宝喊作“马骝”。懂粤语的人一听就知道春三十娘说的是“猴子”。
反过来,说粤语的人,很少会在讲粤语时用到“猴子”这个词,而是说“马骝”。
可能有人会疑惑,不是“吗喽”吗?怎么变成“马骝”了?其实在《大话西游》的粤语字幕中,猴子并不是写作“吗喽”,而是“马骝”。
不单《大话西游》如此,刘德华也有首歌曲还叫《开心的马骝》。
关键是“马骝”这词,还大有来头,它可是起源于古汉语,是我们老祖宗们曾用过的词汇。
在介绍“马骝”一词的来源前,先要说说古汉语的注音方式。
现代人提到注音,第一个反应就是汉语拼音,但汉语拼音其实是近代才出现和使用的。甚至同样使用汉字的湾湾人,他们就不用拼音,而是用另一种注音字符。
但不管是哪一种,都是近代的产物,古代汉语都是只有汉字,没有注音字符了。
因为篇幅有限,就不介绍汉语注音符号的起源了。不过很多人可能就会问了,既然没有注音字符,那以前的汉字,特别是生僻字,都是怎么注音的呢?
实际上,在千百年的历史中,老祖宗们早就创造了一些方法来给汉字注音,比如直音法,就是直接注明这个词和某个常见汉字同音,比如“大, 音太”(古汉语中,大和太同音)。
但直音法也有弊端,比如有些字可能没有同音字,或者同音字也是生僻字,再或者同音字是多音字,等等。于是老祖宗们又创造了反切法来标准读音。
反切法一般会标注两个字,其中,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
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
简单来说,就是反切法标准的两个字中,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组合起来,就是那个被注音字的发音。
比如“同”,用反切法标注就是“徒红切”,意思就是用反切法的方式,将“徒”的声母和“红”的韵母组合起来,就是“同”的发音。
而前面提到的“马骝”就是“猱”(音同“茅”)的反切音,“猱”在古代汉语中是猴子的意思。
“马骝”的粤语发音接近于普通话里“马捞”的发音,大家用反切法试试,是否觉得“马捞”的反切发音接近于“猱”?
反切法在产生之初,因为容易学习和掌握,在当时社会各阶层都得到广泛使用。
但语音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许多字的发音,在这过程中也慢慢发生转变,造成反切法不再适用于后来的语音发音,给后来人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困难,于是反切法慢慢被时代淘汰了。
可了解汉语言历史的人都知道,粤语中依然保留着古汉语的发音和语法形态。因此反切法仍然适用于粤语中许多字的发音。
另一方面,古代许多人文化程度较低,不少人可能大字不识,所以使用词汇时会往往只知其音,不知其义,使得一些字在口口相传过程中出现原字丢失,只留反切音的现象。
比如许多粤语地区的人们都知道“马骝”,却恐怕没几个人知道“马骝”原来是“猱”的反切。类似的情况还有粤语中将“角”说成“圪落”。
月小牙个人觉得,同样是粤语中的“猴子”,比起纯粹谐音的“吗喽”,“马骝”更有文化内涵一些。只可惜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吗喽”,却不懂“马骝”吧。
我是元气女文青月小牙,做娱评中的泥石流。原创不易,侵权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