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素横空出世 大受欢迎伪造不断

华人大补史(时报出版)

一九○八年九月开始制造味之素。当初称「味精」,在麻布工厂研究制造,当年底在逗子设制造工厂,正式开始制造。「味精」这名称和酒精、甘精等药物名称相近,决定更改名称为「味之素」。同年十一月以新富町的艺者为模特儿,画出穿着日式料理服的美女,上头写着味之素的商标并把它拿去登录(商品登录第三四二二○号)。之后则以 「美人商标」继续被使用。当时「味之素」这名称引起一些议论,事隔多年才认为这名称命名的相当合适。醋之素、若元(わかもと/wakamoto,味之素发音为 ajinomoto)、乳素等后来有许多公司名称都模仿味素。

一九○九年十一月在京桥区南传马町(现在的中央区京桥)设店铺,开始贩卖大中小的瓶装(大一圆、中五十钱、小二十五钱),并在店面的展示柜里摆放了小麦、面粉、麸素、淀粉及味素的样本,展示从原料到制成味素过程中所出现的副产品。味素公司也会在屋顶架设大型电灯看板,并在公司内设立广告组进行各种宣传规划。此后,味素本舖逐渐成形,展示柜的设计会按照季节更迭,请来平福百穗、一条成美及寺泽孝太郎等知名画家来设计。此外也会请这些画家来画电车车厢海报及报纸广告。

由于味素是化学工业的产品,其白色结晶状的物质特性所带来的独特风味,刚销售至台湾时,就在各城市料理店受到欢迎,并进而影响民众的家庭烹调方式。由于消费数量惊人,遂引起不肖商人的仿冒,以各种天然的类似品来代替味素。有关味素的仿冒现象,我们可以透过《台湾日日新报》与铃木商店株式会社的企业史资料,探讨日治台湾各地的味素伪造案的内容是什么?为何会发生伪造案?味素制作公司如何因应?殖民地政府如何管理?伪造风潮对日用民生又会造成什么影响?有关食品的伪造案,欧美史学有较多的研究,这可以参考比.威尔逊的《美味欺诈: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

一九二○年代,在铃木商店还未推出金色罐装的味素时,容量最大的是两百钱的特大罐,在这时期的大阪出现了更换内容物的伪造品。这时候的味素容器的盖子与罐子本身是分开的,只用一般的纸胶带封住商品。受到一九二三年东京大地震的影响,这一年日本的味素伪造品开始大量出现。第二波是一九二四年,到了一九三○年有了第三波的流行。针对第一波流行,铃木商店的做法是邮寄警告文件给各贩卖店,提醒他们注意是否有伪造品味素。

其实,味素在台湾的仿冒情况比日本要早,早在一九一六年就有案例发生。一九一六年十月,台中街小贩津田发现台北厅大稻埕新店尾街的赵春荣伪造他所贩卖的味素,立即通报警务课进行调查。仿冒者的做法就是收集正宗味素的空罐,调和麦粉及其他原料,让色泽类似原装商品,由于包装的金属罐相当精巧,从外观根本看不出有何差别。到了一九一九年,仿冒味素除了是用麦粉调配,还出现其他物品。一九一九年三月六日的《台湾日日新报》显示,有卫生官员出差调查食用品,在中南街台湾人开的杂货店中,查获仿冒的味素。其包装与原装无异,经检验,发现是芋片、粟粉,另外还混杂了一九一六年案例中所没有的鱼类骨粉及盐。有的则是用小苏打粉混合,所以色彩相当接近。这篇报导特别提到,这并非单一现象,当时台湾各地都已经有这样的仿冒味素出现,因而必须严格取缔,并提醒消费者特别留意味素的真伪。

上述仿冒案之后,直到一九二四年,才再大量出现伪造味素。一九二四年竹山郡的例子,在竹山庄杂货商叶万枝店里发现假造味素,经郡警察课层层查访后,发现仿冒品的源头是嘉义街西门的杂货商金源昌。价格为一打四元二十钱,其中的包装印刷字样和原装进口的一样,但商标却鱼目混珠,做了些微变化,和真名发音些微不同,为「ajinaimodo」(あちないもど)。带回化验之后,证实为假冒品,内容物其实是鱼骨粉混加淀粉。

就连报纸上的味素广告也提醒台湾消费者眼睛要睁大一点。这么多的仿冒味素与偷窃,部分原因起于一九二三年东京大地震导致的供需失调。大地震后,东京铃木商会在川崎的工厂受损,停止味素的生产,改由在大阪新建一座工厂代替。由于检举假货案件过多缘故,光凭肉眼很难判别味素真假,为维护一般商店的信誉,一九二四年十一月时,州卫生课被授权全天候免费鉴定民众送来的味素。由于味素在当时算是高级调味料,单价不便宜,报纸中常可见偷窃味素被抓的报导。

从一九二八年开始,台湾与日本同步贩卖金色罐装味素,水晶体形状的味素比其他类似商品容易辨别,因此较好管理是否是原装。在日本内地用金色罐的客户大部分都是鱼板业,其次是餐馆。在台湾则是餐馆,特别是小吃摊贩特别爱用。其中有一些摊贩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恶劣店家,常在店面放着味素空罐,却使用其他类似调味料。味素公司会经常派员工来巡查,当发现使用他家商品的话,就不再给任何赠品及优惠。这些店家若被警告会失去商誉,人气也会下滑,因此大部分商家会选择道歉,并承诺之后都会使用原装的味素。

金色罐的价格相对于其他包装相对便宜,因此一些小商店习惯将它分成三钱、五钱或十钱等小包装来秤重贩卖,这样的贩卖形式成为「零卖」或「秤卖」。一般台湾民众认为买五十钱、一元的罐装,不如买散装的比较划算,因此「零卖」这样的消费形式立刻在全台盛行。而在台日人大多是买罐装。这种零卖的贩卖额逐年不断提高,却也造成市场需求量大,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常使得店家开卖假货,味素公司因而常会主动巡察这一些零卖品。在台湾的金色罐中有的会内藏五十钱、一圆、二圆、三圆、五圆等「现金券」,以此制造买气,吸引顾客。这一些优惠活动在日本是无法做到的,而是由各贩卖店自行贴钱支付。有时夸张的店家会把里面的内容物也一起换掉而卖假货,一旦发现这一些行为,味素公司都一律报警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