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产业加速商业化 上下游推动市场化进程
本报记者 张靖超 北京报道
近年来,卫星通信已成为商业航天、通信等领域发展创新的重点之一,更成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之一。
伴随终端设备直连卫星产品和服务加快普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会同有关部门起草了《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并于9月27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中,《征求意见稿》明确了对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在技术研发、融合创新、应用生态以及数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支持,鼓励在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有关基础设施依法依规建设和资源共享,支持卫星通信与地面移动通信的融合发展;鼓励通过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提高网络覆盖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在采访中,《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作为商业航天的一大应用场景,卫星通信除亟须突破技术瓶颈外,成本高是当前国内商业航天产业面临主要问题之一。
其中,对于成本问题,网翎总经理张海明提出:“产业链成本居高不下是商业航天推进的最大卡点,这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努力才能突破,只有靠需求拉动的市场才能实现航天的真正商业化。”
卫星通信场景潜在市场巨大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商业航天技术辐射面广、产业带动力强、关联产业多、产品附加值高,能有效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精尖技术和行业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
其中,卫星通信是备受关注的应用场景之一,并与未来的6G技术也有较大的结合空间。低时延、低成本、广覆盖、高可靠的卫星互联网,是未来通信的重要方式之一。就在8月初,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计划“千帆星座”完成首批卫星的发射,计划到2030年年底前,要在地球周围部署约1.5万颗卫星。像这样的“万星星座”计划,我国已经规划有3个。实现高密度发射的背后,如何用更低的成本,实现更稳更快的发射,考验的是商业航天的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能力。
《“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加强新型网络基础架构和6G研究,加快地面无线与卫星通信融合、太赫兹通信等关键技术研发”“加快布局卫星通信网络等面向全球覆盖的新型网络……加快北斗系统、卫星通信网络、地表低空感知等空天网络基础设施的商业应用融合创新。”《“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
佰才邦科创部总监云翔提出:“我们国家是有着发达的通信网络系统的国家。但与此同时,可能有60%到70%国土范围没有任何信号,这很矛盾。其实在物联网领域也有很多的需求,是需要去满足、去覆盖的。所以说在那些现在没有网络信号覆盖的地方,一旦出现了自然灾害,如果能提前把信息数据采集回来,即便它有几秒时延都没有问题,能提前把数据采回来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近1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8%。也就是说,中国仍然有大约3.1亿人口没有被网络覆盖。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国卫星通信有巨大的增量市场。
规模商业化的根本是降成本
对于卫星通信产业而言,无论是上游还是终端的技术努力,最终方向都是降低成本,而降本的同时才有可能对大增量市场规模化做好准备。
思朗通信总经理祝涛提出:“从卫星的发射,到火箭的制造,再到终端研制,与国外最先进的技术相比,我们还有非常明显的技术差距。技术差距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成本的优劣,所以导致整个成本居高不下。”
中国卫通创新研究院系统论证中心主任朱兴鸿表示:“国内卫星轨道发展的态势分高轨和低轨,目前卫星的系统容量,结合国内本来已较为发达的地面网络,是能够满足现在全域范围内连接的需求,尤其是高轨卫星。而低轨卫星,运载可能还有一定的瓶颈。因为现在国内的几个计划,大部分还是百颗星的量级,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现在的运载实力还没有能实现像国外重复运载的能力。实现重复运载之前,现在国产的运载发动机的数量,就是制约发射次数的瓶颈,这种制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咱们整体对于卫星互联网的布局。”
在终端方面,张海明表示,从产品角度考虑,第一,卫星便携站的成本和价格多年来居高不下;第二,不能要求大众市场的用户都是卫星方面的专家,懂卫星的使用,所以产品的应用门槛要非常低;第三,便携性要做到极致;第四,要把价格做到极致。“此外,无论是业内的芯片研发企业,还是卫星上游的运营商,我们也有很好的互动,目标都是希望降低成本,我们在推动整个行业一起努力,通过技术的创新降低成本、满足市场化需求。”
张海明提出:“终端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要走成本更低的方向,要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从上游、供应链、终端、市场等要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很多时候老百姓对卫星互联网不敢想,为什么呢?因为那个东西跟他们没有关系。我们在推广终端过程中,也意识到市场要有一个教育的过程,因为它已经不是项目招标、采购这种传统的卫星终端采购的程序,而是说你要像消费电子那样去建立销售的网络、规模化的销售模式,带动整合市场及渠道一起教育,我们销售团队也做了大量的努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下一步的产品我们的目标要比现在的价格降低一半,把成本做到极致,只有做到极致,市场才能够变大,商业才能够闭环。”
商业航天产业按下加速键
年初至今,我国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融资保持强劲势头,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融资主要发生在产业上游。根据产业链划分,商业航天上游是火箭制造、卫星制造及相关配套设备;中游为卫星发射、地面设备制造;下游为终端应用及服务市场。传统应用场景包括通信、导航、遥感,新兴应用场景包括卫星互联网、太空旅行、太空采矿、深空探索。
IT桔子数据显示,今年1—9月,国内商业航天领域共发生投融资案件15起,比去年同期多4起,同比增长36.4%。从金额看,15起案件投融资金额共计54.7亿元;其中,有8起投融资金额超过亿元。从15起投融资案例的具体情况看,今年,资金正集中流向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两个细分领域。15起案例中,有8起所筹资金用于与运载火箭相关的项目,5起所筹资金用于与人造卫星相关的项目,1起兼顾火箭和卫星零部件的研发,还有1起用于载人航天的商业化探索项目。
此外,9月22日和9月26日,两家“中字头”新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卫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商业火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商业火箭公司”)相继成立,注册资本分别达12亿元和10亿元。从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判断,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聚焦在卫星研制相关业务,航天科技商业火箭公司聚焦在火箭研制相关业务。
不过在产业链下游,也有部分民营企业尝试将高通量卫星的技术转化为商业化落地。张海明介绍到:“经过两年的努力我们推出了网翎卫星上网机,对接亚太6D高通量卫星,达到整体重量4.5公斤,可以单肩背也可以双肩背。在实际应用当中证明,这款上网机达到了设计要求,波导加微带技术,价格上我们做到了比现有同类产品低一个等级,标准档不到3万元。已经向规模化的市场需求做了切实有效的努力。”
(编辑:吴清 审核:李正豪 校对:燕郁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