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島嶼文化事」 王昭華盼把台語融入生活

文化+双周报出版电子书「岛屿文化事.台湾艺文百景」,今天在国家书店举办艺文座谈暨新书发表会。前卫出版社主编郑清鸿与台语文推广者王昭华盼把台语融入生活,别让本土语言逐渐消失陌生。

文化+双周报2018年创刊,以深度专题挖掘影视与艺文领域幕后故事。今年亦持续关注台剧影视、表演艺术界永续议题、台语文书写及出版、台湾古迹保存等地方文化故事,集结成「岛屿文化事.台湾艺文百景」一书。

「岛屿文化事」电子书发表会暨「台文新声永续」座谈今天在北管创作歌手曾立馨歌声中精彩开场,由中央社资深艺文记者邱祖胤主持,邀请郑清鸿与王昭华跨界对谈。

中央社社长胡婉玲致词分享,台语文创作并不容易,未来社内将持续透过优质新闻深度记录支持;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长杨婷媜则认为,文化+以电子书形式,让读者有机会在各式平台阅读,有助推广语言也能多了解台湾的多元面向。

郑清鸿近年规划出版一系列台文翻译世界文学经典,由他主编的台文版「小王子」更已卖破万册,成绩斐然。他指出,台文版从原文出发,而非由华语直翻,从台语视角思考文学模样,不仅能看见与华语媒介不同的风景,也让人进一步认识台语文的优美。

郑清鸿感谢珍惜台文的前辈们,他们的累积与努力都为本土语言出版奠基宝贵资产。尤其台文发展是阶段性,而他幸运身在政府大力支持的年代,因此他近期积极推动台文编辑培育,毕竟如何正确校对、运用且不炎上并非易事,期盼培养一批优秀编辑人才,达成1年出版500本台文书籍目标。

曾获台湾文学奖台语散文金典奖的王昭华,也是电影「大佛普拉斯」片尾曲「有无」填词的知名作词人。她则感慨,不懂时都不觉得有问题,越深入了解却越感惊心动魄,因为许多原生的语言与文化都在流失。

今天正逢「立冬」,王昭华以「冬」字为例,华语思维直觉对应为冬天,但在台语文里还有更多含义,好比「一年收双冬」就是指台湾稻作一年两获,「冬(tang)」象征农作物的收成季,收成好或坏亦能用「好年冬(hó-nî-tang)」、「歹年冬(pháinn-nî-tang)」称呼,但越来越少人认识。

王昭华认为,若不好好保留、认识台文,许多在地生命经历与观念都在消失,「我们现在不是在做语言推广,而是语言复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