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深度融合 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有门道
旅游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研学、休闲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历史巨著《史记》。旅游在古代是文人骚客、士大夫的特有行为,在当今社会中已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最广泛、最寻常的社会生活方式之一。老师和学生每年有超过百天的假期生活,公民有多种节假日和带薪休假的时间,这是国家对公民旅游的制度保障,使广大人民群众有了充裕的旅游时间。
文化是一定人群、一定地域、一定时段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既有人群的差异,也有地域的差异,又有古今的差异,感受这种差异就是人们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为旅游提供了丰富资源,这些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的坚实基础。在旅游过程中感受各地文化底蕴的深厚,体验文化内涵的丰富,旅游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国家在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组建了文化和旅游部。我们不能把这种安排看作是“1+1”的组合,而是要以此为契机,使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促进二者加快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加快旅游发展的精神动力;旅游已成为文化传播的载体,是提升文化影响力的依托。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增强人们对文化的鉴赏能力,促进文化的传承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考察和旅游目的相结合是自古以来的传统
人们在旅游之前,都要选择和确定旅游目的地,通常是慕名前往。比如,司马迁想写一部他那个时代的通史,就选择了古代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地方,或出现重要历史人物的地方进行考察采访。
郦道元是北朝伟大的地理学家,也是伟大的旅行家。他在实地旅游考察中完成了《水经注》。他沿着水道流经的地点,对沿途风物景色、历史故事进行了详细记载。
洛阳是北魏后期的都城,那个时代佛教盛行,皇亲国戚、达官贵人竞相修建自己供奉的寺院。杨衒之对洛阳城内外的著名寺院进行游览考察,写成了《洛阳伽蓝记》一书,成为我们研究北魏时期历史文化的重要典籍。
陆羽是唐代著名的旅行家,他通过旅行考察写成《茶经》一书,对当时茶叶的生产、茶叶的特点、茶具的使用等做了全面记录,是中国茶文化的全面汇总。
徐霞客是著名的旅行家,他在游记中对祖国的名山大川做了详细记述,是现代人进行山水旅游的启蒙者。
历史上很多文人墨客,今天看来都称得上是杰出的旅行家,他们用笔勾勒出无尽的旅游目的地。可以说,所有的旅游目的地无不因文化而形成。譬如蒲州的鹳雀楼,本来是北周边境上一座瞭望敌情的二层小楼,王之涣登临之后,写出“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让鹳雀楼成了妇孺皆知的文化名楼,成为今天千百万游客的旅游目的地。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也都因一篇奇文、一首好诗,成为人们的旅游目的地。旅游和文化自古就是密切联系的。
旅游观赏的文化内涵
形成旅游目的地,可从宗教艺术文化、民俗节庆文化、戏曲歌舞文化、诗词歌赋文化、历史建筑文化、名山大川文化等多个方面挖掘资源。
宗教艺术文化:敦煌莫高窟的佛教壁画艺术、大同云冈石窟的佛教石雕艺术、五台山的佛教雕塑艺术、芮城永乐宫的壁画艺术、拉萨的布达拉宫都是令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宗教本身是一种历史形成的社会现象,宗教信徒为传播宗教思想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创作,这些创作集中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技巧和魅力。游客在游览和鉴赏中体验到美的享受和创造力的启迪。
民俗节庆文化:云南丽江、大理、西双版纳和新疆喀什都是少数民族聚居地,这些地方的传统服饰、节俗与汉族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中华民族古代先民在不同地区认识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智慧,在旅游中可以感受到各族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戏曲歌舞文化:陕北民歌、康定情歌以及各地方富有特色的戏剧戏曲等都是旅游的热门资源。游客在旅游中可感受到不同地域民众丰富的生活情感和特殊的表达方式,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诗词歌赋文化: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浩如烟海,是各个阶层、各类人群在各种场景下心绪的表达。寻觅古人诗词歌赋的意境,感受古人在某种环境下的心情,是现代人旅游的一种追求。
历史建筑文化:欣赏古人的建筑艺术,理解古人在各种环境下通过建筑反映出来的精神追求,了解古人的生活环境,从而与古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如登临长城楼阁、游览署廨宅院、拜访寺庙祠坛,都是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
名山大川文化:五岳四渎、七十二洞天福地、桂林山水、江南水乡等都是对祖国秀美山川的发现和概括。历史上几乎每个州县都有著名景点,这些都是对各地城邑的诗意写照,也形成了我们今天的旅游圈。
自古以来,不同社会阶层将旅游与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为我们今天开启了先河、形成了传统,我们依然在沿着这个传统向前走。当然,随着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改善,人们旅游的范围越来越大,旅游的节奏越来越快,但这种文化和旅游结合的模式始终不变。
旅游需要文化的深度融入
旅游产业是当今社会生活中的新兴产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一方面,旅游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旅游者素质越来越高。同时,旅游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对文化内涵的了解越来越深,文化的融入也应与时俱进,紧紧跟上旅游发展的步伐。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各种景区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文化的融入还较为滞后。如游览晋商大院,人们看到的古旧房子多,展现晋商文化的内容相对薄弱,有关晋商的经营内容、运作方式、发迹历程、衰落背景等,基本上得不到解答,对晋商大院原主人的家居生活、乡土风俗也阐释较少。
少数在红色纪念地举办的展览,有的严重脱离历史时代,只追求新、大、阔,缺乏时代感、真实感,游客无法从中了解革命前辈的真实生活场景。红色纪念地要以真实的历史场景、原有物件重现革命前辈的生活环境、精神追求,以催人奋进的革命文化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要蕴含深层文化内涵。人们去芮城永乐宫旅游,不仅仅是看看元代壁画和建筑,随着研学旅行的开展,游客想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获得感,希望知道永乐宫壁画的特点是什么,这些壁画人物都是什么神祇,神祇的服饰特点是什么,壁画为什么历经800年不变色,永乐宫是怎样搬迁的,永乐宫的建筑特点是什么,道教文化的特点是什么,永乐宫园林特色是什么……景区文化工作者需要对此做出科学、深入的阐释,满足游客的需求。
文化的融入要弘扬时代精神。解州关帝庙是全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关帝庙。崇拜关公是民间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全国各地到解州关帝庙朝拜游览的人络绎不绝。要向如此广大的人群阐释关公精神,就要把关公的忠义仁勇、诚信友爱讲深讲透,使人们在关公精神的启发下,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不断创新发展。
文化的融入要从景区建设做起。今天的旅游已走向大众生活,除旅游基础设施需要不断改善外,最关键的是要在旅游景区加强文化建设。对景区文化的挖掘,既包括软件建设,也包括硬件建设。景区文化设施要不断更新和完善,全面深入展示景区的文化特色,丰富文化内涵,做到常展常新。
景区建设要充分体现时代的人文关怀。现在的景区,特别是A级景区,要树立醒目的旅游标识,要有景点的文字说明,包括外文说明。要满足老人、儿童、残疾人的特殊要求,要有生态停车场,使游客感到便捷、舒适,有满满的幸福感。在文物景区,文物修缮要做到修旧如旧,不能以假充真,欺骗游客。要让人们看到景物的原真性,体味古人的智慧,体验古代的生活,理解古人的创造,正确认识古人观察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文化的融入要展示景区的文化特色。文化进景区就要把一些具有本景区、本地区特色的展览和表演带进来,要在景区设置文化展演的场所。比如,解州关帝庙每年的传统庙会期间,都能在关帝庙内的古戏台上看到有关关公的传统戏曲。在古代,各个州县基本都有文庙,要向游客介绍文庙的布局、建筑的功能、每年的活动,在文庙展示古代传统教育和科举文化。
在各景区加强文化融入的过程中,必须防止封建糟粕的侵入,自觉抵制低俗现象,如渲染风水观念、占卜问卦、装神弄鬼、施法术等。要始终保持用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科学昌明的先进文化、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占领旅游景区的文化阵地,促进研学旅游健康发展。
文化的内涵与品质往往决定着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实践证明,一个地区拥有文化和旅游资源优势,并不能够代表该地区同样具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优势。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既遵循规律,又突出地域特色,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和品位,不断创造和生产新产品,催生发展新业态,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更加有利于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区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