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新探|广西隆林:多彩民族风 “活的博物馆”
新华社南宁7月30日电 题:广西隆林:多彩民族风 “活的博物馆”
新华社记者李欢
燃起熊熊篝火,火花绽放在夏夜,身着多彩服饰的少数民族群众与游客手拉手跳起舞。近日,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举办的火把节活动上,火光映照着每一张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从乡镇到村寨,从山顶到河边,隆林成了歌舞的海洋,欢歌笑语随着裙摆、火苗迎风飘荡。
隆林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之一。这里聚居着苗、彝、仡佬、壮、汉5个民族,隆林境内民族风情多样,被誉为“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隆林的彝族同胞都会庆祝火把节。当天,彝寨长老把竹子编成的布谷鸟放在高高的竹竿顶上,在彝家男女老少的护送下,送到寨中最高的山顶,大家共同欢唱送布谷鸟歌,希望布谷鸟来年再到彝寨来。
送走布谷鸟,彝族同胞唱歌、跳舞,打磨秋、抹黑脸,开始欢度节日。在今年的火把节活动中,当地除了传统仪式体验外,还举行了多民族服装表演、篝火晚会、花车巡游等活动,各民族同胞纷纷穿上节日盛装。
“无论是哪个民族的节日,我们的庆祝活动都会邀请各民族同胞一起参与。”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艺术股负责人吴朝江说,通过开展节庆活动,不仅展现了各族文化,也能增进各族群众之间的交往交流。
头戴黑帽、颈佩银饰、身着黑红相间的长裙,刚结束“火把节”文艺演出的杨女士难掩喜悦:“我和爱人都来自苗族,他是隆林中学的音乐老师,平日里会教孩子们苗族歌曲,我们这次表演的曲目就是他写的,我们一家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传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隆林在全县广泛建立民族非遗传承基地,各乡镇、学校已建立传习基地23个。同时,持续推动“非遗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百色市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组织了50余次山歌、舞蹈、器乐、手工技艺体验等活动。
“民族文化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家耳熟能详的《赶圩归来啊哩哩》反映的就是隆林的乡村生活场景。碰上赶圩日,街上会摆满竹篓、中药材、蔬菜瓜果、民族服饰等商品。”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王佳玉说。
记者看到,不仅是节庆和表演场合,在隆林随处可见身着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居民和游客。黄德君是一名大三学生,趁着暑假来隆林旅游。“虽然我是汉族,但来到隆林就迫不及待穿上当地的民族服饰。看着这些花纹,能感受到少数民族独特的审美和文化。”她指着肩袖的细密花纹说。
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当地文旅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独特的人文历史,也让隆林成为远山之中的民族文化秘境。
距离隆林县城不远的德峨镇田坝村张家寨,在幽溪密林之间,黑瓦黄墙的房屋分布错落有致。张家寨始建于明末清初,坐落于海拔1600多米的青山石壁之上,房屋依山而建,均为竹木结构的平房与吊脚楼,古朴典雅。因其独特的民族建筑风貌,广西艺术学院将此地作为创作基地。
近年来,随着旅游产业的兴旺,游客可在德峨镇逛茶山、做蜡染、品茶香、舂糍粑,体验苗寨生活,寻找大山村寨里的幽静平和。
苗族跳坡节、彝族火把节、仡佬族拜树节、壮族歌会习俗、汉族袍汤节,聚居着5个民族的隆林将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习俗传承至今。跳坡节时爬坡杆、跳芦笙舞,火把节时打磨秋、抹黑脸,拜树节时祭山神、植树造林,歌会时赶歌圩、唱山歌,袍汤节时酿米酒、打糍粑……隆林的一年四季都热闹蓬勃。
通过举办节庆活动,隆林的旅游日益火爆。2023年,隆林全年游客人次达171.59万人,同比增长138.4%,旅游消费18.59亿元。“隆林欢迎八方来客,一同感受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 隆林各族自治县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罗燎原说。
不同民族的男女老少在篝火旁齐舞共唱,身着各色民族服饰来来往往,老人们围坐着讲述古老的传说,年轻人吹着芦笙跳着舞,共同祈望风调雨顺、平安顺遂。这愿望不单属于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更属于每一个生活在别处的“山外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