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农民烧的唐三彩 骗过博物馆

最多的时候南石山村生产的仿古唐三彩,80%以上被当作真品出售农民们烧出来的陶俑,甚至让故宫博物院里的专家掀起一场「抢救性收购」,但当地农民赚的也只是做个袜子编个筐般的辛苦钱。如今,洛阳市政府希望将这一手艺打造成阳光产业,以开发河南的文化资源。

石山,这个黄河岸边寂寂无名的小村,因为一次挖掘和一个名为高良田的农民,从1920年左右开始,被视为中国唐三彩复活之地,名闻天下

二十多年前,这个村子最鼎盛的时候,一度供应了全国80%以上的新工艺唐三彩。

在开始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中国第四次文物仿制浪潮中,这个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物贩子。农民们烧出来的陶俑,甚至让国家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院里的专家也傻了眼,掀起一场「抢救性收购」。最多的时候,这个村子制造的仿古工艺唐三彩,80%以上进入了鱼龙混杂的文物市场

南石山村正处北邙腹地。清朝末年修筑汴洛铁路,勘探路基时发掘出的许多色彩斑斓的釉陶器物,让这个小村轰动一时。这些器物经当时著名考古学家罗振玉王国维研究鉴定,确认为失传千年的唐三彩。

一股唐三彩收藏热随之在当时兴起,这给擅长修补文物的南石山村农民带来机会。

修补文物 古工艺复活

一个名叫高良田的农民,从长期的修补中琢磨出一条新路:他成功地仿制了唐三彩。自此,南石山村成了「唐三彩」工艺的复活地,名噪天下。

1994年夏,北京潘家园古玩交易市场上悄然出现了一批「北魏陶俑」。北魏陶俑出土甚少,这些外表斑驳的陶俑,很快引起了收藏者的关注。

几家国家级的博物馆,则迅速拨专款对其进行「抢救性收购」。原国家文物局局长吕济民后来在央视回忆说,「历史博物馆买了三次,故宫买了两次。中国历史博物馆花了八十万(人民币,下同),故宫呢花了十万吧。」权威博物馆的举措,引燃了民间抢购热情。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向来稀少的陶俑,这一次却似乎总也买不完。这引起了文博部门警觉。所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出来的结果让人啼笑皆非,所谓的北魏陶俑,其实是河南省孟津县一帮农民的仿作,其中一部分即来自南石山村。

生产大增 沦为地摊

让生产企业急剧增长的,正是唐三彩的高额利润和这个行业的低门槛。」刚开始的时候,成本不过2块钱,但是能卖20块。」高水旺回忆,慢慢地,周边的村子里一下子也冒出了无数的唐三彩厂。到1990年,这个产业的快速膨胀已经成了一种灾难。由于小作坊、小企业规模不等,水平和质量有高有低,销售途径混乱,许多农民沿路搭摊设点竞相压价,原本颇为神秘的「唐三彩」,沦为「地摊商品」。

从1990年开始,大量小作坊倒闭,存活者也多数转向仿古唐三彩。如今,南石山村的72家企业中,生产仿古工艺的有44家,新工艺的有28家。

也恰在此时,中国开始兴起一股收藏热。一匹被盗出土35厘米高的唐三彩马,在黑市上可以卖到数十万元。

地方改造陶俑阳光产业

南石山村农民做出来的这些看似古董工艺品,因此受到了各路文物贩子的欢迎。最多的时候,南石山村生产的仿古唐三彩,80%以上被贩子买去之后,当作真品出售。「那时候人们鉴别能力还不高。我们拿这些贩子也没办法。」高水旺颇感无奈。

「我们希望把唐三彩打造成一个阳光产业。」洛阳市委宣传部官员对记者说。当地两三年前即已萌生的唐三彩「从良」梦,今年有了具体举措。

而消费者的鉴别能力则在迅速提高。「现在那些文物贩子,已经不太容易把它们当作真品卖了。」高水旺说。「这个产业长期各自为政,低价倾销,小作坊式的生产很难担当唐三彩产业化的重任。」洛阳市委宣传部的官员说。

高水旺的九朝文物复制品公司,让他们看到另一种可能。

建立品牌当精品卖

坐落于东周王城遗址对面的唐宝斋,是九朝在洛阳的销售点。在这个布置得宛若唐三彩博物馆的商店里,一尊98厘米高的高仿彩绘牵马胡俑标价15万;一尊40厘米高的高仿彩绘合手胖俑,标价3.8万。而一些普通的仿古,价格也在数百元至上千元。相比别处,这里的价格要贵上数倍乃至数十倍。但生意却出奇得好──这家只有40名工人的企业,年销售额已在千万以上。每个仿制文物底座,都有仿制者的名字,创建大师的品牌效应

曾有调查,年交易额逾10亿人民币的北京文物市场流通的所谓古董,九成以上是赝品

有鉴于此,相关部门亦曾采取措施如北京市文物局规定文物仿制品一律要标明「新工艺品」字样,江苏省规定文物仿制品「必须有明确的标识」,文物仿制品市场的清理也一度成为国家文物局的整顿重点。

而南石山村村民依然热衷于向来访者讲述,他们生产的唐三彩,如何被别人当作文物贩卖。(摘自《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