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级世代不平等,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许多研究都证实,所得与财富分配不均阻碍穷人翻身机会。(图/视觉中国CFP)
文/彭怀恩
近年来,阶级世代不平等己成为全球研究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学者专家一致注意的议题,并试图寻求解决之道。以此产生的相关著作论文极多,其中又以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普特南(Robert D. Putnam)的《阶级世代》(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最深得我心。虽然,他是以美国社会为研究对象,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镶嵌在特定的脉络,但足以提供台湾参考。
所以,本文一方面介绍普特南的研究发现,另方面也基于我多年辅导年轻人的经验,提出改变现状的建议。
台大社会学教授蓝佩嘉在《阶级世代》的推荐序中指出:「这本书试图回答为什么年轻世代的阶级流动机会,呈现愈来愈大的剪刀差(有钱人家的孩子愈来愈富有,贫穷人家的孩子愈来愈贫困)?」巨观的环境因素,是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如资本集中、创业利基不再),整体社会的经济机会变得更有限且分布不均。普特南也进一步分析原因有4个:
一、双轨化的家庭:即受过大学教育社经地位高的美国人,多为双薪家庭,离婚率较低,能够支持孩子较佳的生活教育,相对的,中学程度的美国人家庭模式较为多元,离婚率高,很多是单亲家庭,收入不高,容易影响下一代受教育的机会。
二、不平等的童年:父母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情感、社交能力。在美国,专业中产阶级父母倾向「规画栽培」,希望培养独立自主的孩子。相对的,劳工阶级父母倾向「自然成长」,重点放在纪律与服从,亲子互动不多。
三、不公平的教育:在美国,公立学校之间的资源差异极大,富裕社区可以支持更多类型的课外活动及大学先修课程,提供学生竞争一流大学的软实力;相对的,贫穷学校的教学资源与课外活动皆明显不足。不仅如此,不同阶级的家长对学校的参与和赞助,更扩大社会阶级差距。
四、社会资本不均等:高社经地位父母提供下一代更广濶的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无论升学或就业,在资讯或关系上,都比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占了太多优势了。
读了普特南的研究,再观察台湾的阶级世代问题,应该会同意的相似之处很多,足以让我们评估当前台湾教育对阶级世代不平等的影响,及提供改进的途径。
▲广设大学使得高教文凭迅速贬值,让现今的大学毕业生失去向上流动的机会。(图/记者周宸亘摄)
我认为,台湾阶级流动的机会还是比美国容易,最主要原因是地理空间,即台湾城乡的距离很近,再加上普及的国民教育,且公立学校的设备及师资差距也不大,这使得台湾年轻人若真有心向上流动,「机会之窗」就会比美国更为开放!但为何现在的年轻人,却仍感觉社会阶级的差距很难打破呢?
事实上当年普设大学的政策,造成高教文凭迅速贬值,少子化的危机,也让新设大学普遍担心招不到学生,也不敢淘汰学生,造成大学生毕业生素质参差不齐,学士证书根本失去了鉴别能力。因此,除了顶尖名校外,很难用大学文凭取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尤其在全球化及资讯革命的冲击之下,就业市场出现结构性变化。例如资讯安全、数位金融、基因工程、绿能科技等人才需求极大,薪水也高。相对的,传统的文、法、商、理、传播学院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却很难找到高薪的工作。薪水不高,如何能跻身中上阶级?
此外,虽现在年轻人是皆拥有智慧手机可随时上网,但因网路资讯又多又杂又不可靠,使得真正有用的资讯反而不易寻觅,就算获得,一般大学生也无从判断其真伪。以「打工渡假」为例,大多沦为他国的廉价劳工(奴工),根本无助于人生向上的资本积累。面对全球化的挑战,除非能与时俱进掌握世界动态,否则就算是博士也很快会被淘汰。现在大学最大问题是专业人师多,但通才经师少,年轻人或许可以得到专业智能,却不一定能得到生涯规画的导师,得靠自己摸索,成功机率自然就会少了。那么,我们的孩子该怎么办?
坦白的说,我们无法改变大环境的「结构制约」,但「个别行动者」的自觉及行动可以超越现状。至少,我是如此教导我的小孩及前来请教的学生。
一、培养成就动机: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谢谢你迟到了》书中,强调「现今不是数位落差,而是动机差距」,过去40年的教书经验,我发现只要有强烈改变现状的年轻人,无论出身怎样的阶级,都有向上流动的表现。
二、跨界学习的识见(Insight):现今环境下,大学毕业生能立即以本科专长找到工作的,恐怕只有医学、电机、光电、资讯等少数领域。因此,跨界学习另谋专长的识见(眼光),成为年轻人突破困境必备的心理准备。
三、到英语国家学习语文:全球化的时代,年轻人应该去英语国家,用至少半年以上的时间更熟悉英语。
四、参加正向的社团:普特南研究美国社会后发现,能突破阶级障碍的年轻人,很多是得到如教会等社团的帮助。事实上,一般中下阶层的年轻人因缺乏社会网络的「弱连结」(Weak Ties),而失去很多向上爬升的机会。因此,主动去参加跨阶级的正向民间社团,可以发现机会无处不在。
最后我们必须承认,自古迄今人类社会阶层化是无法避免的,实现人人平等只是天边彩霞。何不「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先求自我提升,进而帮助他人呢?
●作者彭淮恩,新大学新闻学系教授,本文经《立报》同意授权转载,以上言论不代表本公司立场。88论坛欢迎多元的声音与观点,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