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是我们该给孩子的东西!

陈鸿逸

近来攸关国家大事者不少,从故宫国宝、两岸互访、服贸协议再到十二年国教的会考比序,皆牵动台湾未来走向影响深远。其中十二年国教的会考自举行、志愿填序、报到录取率皆引触家长学生焦虑不安。循其脉络可追探个由许多,从十二年国教的施行、比序成绩方式、家长与学生志向冲突争执、特招的存在现象、台湾的明星校园思考等,在在成为十二年国教推动及会考中的不定时炸弹,招揽来一阵迷雾,后续则待相关单位民意协商调整,方能沉寂顺其规程

正反讨论已所在多有,唯独想强调究竟近十多年教改、国教与相关教育政策,是带给学生更幸福更多元发展空间,亦或是将其推向了无限的「竞争循环」中。毕竟教育是百年大计有不可逆反特质,错过就回不去,想补救得花更多心力管道,且成效难定。尤以当前台湾社会环境已不如早些父执辈,可单纯地依凭教育翻身,使得阶级分化走向两极,贫困及中下阶级负担的学费、受教品质与的未来愿景有其困境,在改善这现象前,反而横阻更多障碍与不安定因素。如此一来,使得教育延伸的「公平机制渐一消失,举例来说,一免会考比序中的「作文」分评导致部分学生无法填到个人理想志愿,即为制度上的不公遑论其他学科外评比项目,甚或未来出校园后的现实挑战

所以身为大人的我们,还能义正辞严地告诉孩子「公平」的意义吗?他们身处极为严峻的时代、若干缺陷的制度中,谁还能保证他们能以一己之力翻转人生。教育是国家大计,教育下的孩子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但我们给了他们什么样的环境、制度与未来呢?愿大家共同深思再三.........

作者陈鸿逸,彰化师范大学博士生。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