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馆愈开愈多 史料典藏却无处去

「台湾文学发展基金会」执行长、《文讯》杂志总编辑封德屏现承接纪州庵经营,她指出,「文学的记忆不能只在数位云端,或只做活动推广,史料可看出版本流变、是研究基础,但典藏需庞大资金,民间做很辛苦,尤需政府帮忙。」

超过30年历史的《文讯》深获文坛倚重信任,许多老作家主动捐献手稿、照片、藏书,至今收藏2万多份作家照片、手稿与10万册书籍期刊,为民间收藏史料最丰之处。

但目前这批珍藏存于办公室的开架图书室内,无恒温、恒湿的专业环境,封德屏10年来吁请政府成立「台北文学馆」,提供妥善保管史料的典藏空间,然现在眼看其他馆舍纷纷成立,这批史料却依旧无路可去。

尤其今年5月文化局甫动工的「台北城市博物馆园区」里终于规画台北文学馆,却定位是「数位文学馆」,以多媒体展示为主,令业界错愕。

北市文化局长刘维公表示,「典藏是复杂的公共政策议题,牵涉空间、预算、文物的运用和管理等,需要更长的思考,而且民间力量也要出来,不能只靠政府。」等于又把问题丢回「民间」。

刘维公强调,台北现不仅有多个文学馆舍,加上台北文学季、台北诗歌节、驻市作家等活动规画,软硬体兼备。他表示台北数位文学馆也会以数位扫描等方式保存史料,「我终极希望做典藏,但政策目前还没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