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玉梅:面对奥密克戎,你们是否能问出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奥密克戎以感染青年为主?

为什么它传播更快,致病却不一定?

这个病毒的基因本身大约有10kb(千碱基对),里面有很长一段调控基因,它是干什么的?

发现这些现象,还要解决实际问题,就要靠基础研究。我们就是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去研究。

昨天,面对复旦大学基础医学强基拔尖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说得最多的词是“提问”。

“我一天到晚在提问题,挑战问题,也希望你们不要墨守成规。敢于提问,敢于和老师争论。大咖来讲座,坐在第一排,就要敢站起来提问”,她鼓励学生多说“我不同意你的想法”,这样的新生力量才能为未来带来希望。

说起选择基础医学,闻玉梅谈到自己的经历:当初在临床发现“不能解决问题”,来治疗的病人稍微好一点,可是不多久又“二进宫”“三进宫”。

“心脏病、肝脏病、血液病都不能解决问题,传染病也不都是能解决的,像慢性肝炎。所以我想想,可能还是要做基础。”因此,所以从医疗系毕业的闻玉梅考了微生物专业的研究生,就是想做一些基础工作,也许能对人类有点用。

她将基础研究比作“航行的压舱石”“大树的盘根”和“地下的宝藏”,“没有压舱石,船只就不稳,也不可能远航;大树没有盘根,树叶果实不会长久;基础研究是地下宝藏,有很多问题可以挖掘出来去解决。”

她将三“心”送给“新生力量”——爱心,爱国家、爱人民、爱医学、爱专业,医学一辈子都要面对人,更要有爱心;责任心,用责任心来“爱人”;好奇心,提问的时候就是在想为什么,要问出来,特别是对基础研究更要有好奇心。

活动现场,闻玉梅将新书《步行者:闻玉梅传》分享给青年学子。作为“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高晞教授著的《步行者:闻玉梅传》全新出版,全书从历史学者的角度,全面、严谨、求实地讲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资深教授闻玉梅的教育与科研人生。

复旦大学党委副书记、上海医学院党委书记袁正宏是基础医学“强基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工作委员会主任,同时,他也是闻玉梅院士的学生。

“闻老师说的一段话在我的脑海中常常会响起:中国知识分子所走的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且经常会遇到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和十字路口,很难走,经常面临抉择。尽管前进道路很泥泞,充满艰辛,只要目标清楚,步行者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

从自身经历出发,分享了对于“步行者”的理解,和闻院士在教书育人方面的成就,他指出,基础医学院建立拔尖人才培养计划的初衷是遵循拔尖人才成长规律、立足长远,科学选才、精心育才以及厚植英才成长土壤,打造拔尖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学院拥有一批像闻老师这样的老师是我们做好拔尖人才培养的最大优势。

作者代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高晞现场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故事和心路历程,闻玉梅院士的学生、基础医学院教授瞿涤分享了师生之间的温情故事。基础医学专业大四学生任宇辰分享了自己的读后感,“闻老师的谆谆教诲,让我明白了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为人民服务,为强国奋斗,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在每一次选择、每一次奋斗、每一次坚持中体现出来的‘步行者’精神”。

闻玉梅:

步行者

值得一提的是,书名中的“步行者”是闻玉梅提出的,她说自己一辈子只想做个“步行者”,作为“步行者”送给青年学子三句话:

没有人走,路是没有的。

看老地图走不出新路。

走好你自己的路,每个人都在走自己的路,书写自己的人生。

“我已经走到路的尽头,很高兴看到你们,路还是靠你们走。”

面对这位院士大咖,青年学子们显得有些拘谨。闻院士却在最后亲切地对学生们说“要快乐”——

“你们不是来接受教训的,是来享受的,祝你们快乐,快乐,再快乐!”

END

鹦鹉螺工作室

作者 | 易蓉

图片 | 陆柳 易蓉

编辑 | 大能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