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十四五”| 王建宇:机遇源于准备 成功贵在坚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
新起点,新纲领,新目标,新希望。
未来五年的美好画卷,有你也有我。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
新的五年,一起奋斗,每个人都了不起!
央广网推出系列报道《我的“十四五”》,书写每一个“我”的五年计划,描绘“我”的奋斗故事。
央广网采访王建宇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记者田甜)2021年4月的一个下午,上海淅淅沥沥下着小雨。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园区里,空气中弥漫着雨水混合泥土和草地的湿润味道。在研究所的图书馆里,两侧林立的书架上摆满了书籍,很多书已经泛黄,扉页上写着借阅时间和借书人的名字。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就是在这个充满书香气的地方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关于“墨子号”的那些事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国际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升空。作为“墨子号”的常务副总设计师,王建宇用“十年磨一剑”来形容“墨子号”的科研历程。“从2008年到2016年,8年多的时间,从零开始。”王建宇说。
一颗卫星绕着地球转,在天地间进行光子的通讯,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捕获”。“这个技术太前沿了,我们曾想过从国际上引进,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必须自己发展。”王建宇说。所有的事情就怕认真和投入。在王建宇眼中,整个“墨子号”系统里,让他最得意的就是捕捉和跟踪。卫星不是在天上随意飞的,它有自己的轨道。因此,除了“捕获”,还需要掌握测轨技术、定轨技术,保证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知道卫星在什么地方。“这个测量精度是百米量级的。”王建宇形容,就好比人在上海,要准确地将一束光打到北京某一辆正在运动着的汽车上。只有达到这样的精度,才能完成实验。
在王建宇看来,技术上的事情是触类旁通的,如果能很好地把各项技术综合起来,运用到需要的地方,是非常有意义的。对于这一点,王建宇深有感悟。“人家如果不卡你,说不定你就会花很多钱买回来;人家卡了你,你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也就做出来了。”王建宇说。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供图)
中国未来的科技创新,原创性和引领性是主要方向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关于科技的论述被放在了第二篇的重要位置。其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王建宇说,这不仅让科学家有机会为国家承担更多的责任,也感受到了更大的压力。他表示,中国的科技发展比较快,在很多方面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转变,这是值得自豪的。同时他也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差距,要想真正达到科技强国,一定要有原创能力。“过去是人家做什么,我们做什么;现在是人家还没做什么,我们就要去做什么。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引领。”
要引领科技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对科研的投入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对整个国家来说,要从教育开始,从小培养孩子的原创思想。从科研的角度来说,要支持原创性、有冒险的研究方向。”王建宇说。
然而,原创和冒险则意味着更大的可能性会失败。对此,王建宇提出,要有宽容失败的文化。
与做基础学科的研究不同,王建宇做的是工程研究。在他看来,在工程研究中,一定是有失败的。无论工程大小,如果没有失败的阴影,工程是不真实的。但一个好的工程领导者或者好的团队,不应该出现颠覆性的失败。这就要求工作上不能蛮干,要有基础理论,要讲科学。因此,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年轻科研工作者,关于“失败”的教育更加重要。坚持到底是成功的重要基础。
“十四五”规划纲要中还提到,要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而国家实验室作为一个新事物,肯定会面临各种机制上的困难。如何让国家实验室发挥最大的作用?王建宇认为,跟以往“拿到国家资金干活”的模式不同,国家实验室可以通过一种新的体制机制集中更多的资源和力量,不仅能发挥国家的作用,也能调动各地方的积极性,让更多有能力的人参与到这个平台中来。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科技的本质是提高生产力。谈及接下来要做的事情,王建宇表示,希望在目前的基础上,试着做一些专用的小卫星群,为量子通信的密钥分发信息安全作出贡献。只是,小卫星群的建设,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突破,还要有市场、用户,任务会更艰巨。未来的航天,是企业家、投资家、科学家共同努力的事情。只有科技创新不断向上,才会保持引领地位。
王建宇接受采访(央广网记者 黄一博 摄)
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追求探索未知世界
在普通人眼里,科学家代表着高智商,代表着先进技术。而在王建宇眼中,科学家是一种职业选择。虽然的确需要较高的智商,但也意味着要吃更多的苦、面临更多挑战。
谈及新时代的科学家精神,王建宇有他的理解:要对科学充满敬畏,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投入进去;不只是追求挣多少钱,而是追求探索未知世界。
在王建宇看来,做工程类的科学研究,需要智商、情商和毅力相结合。“智商相当于一个人能做多少别人不能做的事情,而情商是一个人能组织或者吸引多少人帮你一起做事情。”同时,毅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做航天的人,到了一定时候,你连说‘我不干了’的资格都没有。”王建宇说。
做科研的人,关心职称,关心荣誉,是人之常情。但一名合格的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具备相应的素质和品格。在青年科研人员的评价上,王建宇也有自己的观点:“对于不同的人,评价条件是不一样的。你不能让研究基础学科的大学教授做出一颗卫星,这是不现实的。反过来,像研究‘墨子号’的工程实施人员,如果用发表了多少篇论文来评价,也是不合理的。”“墨子号”之所以能取得如今这样的成绩和经验,正是因为基础理论和工程实施两个团队相互支持、相互提高。
2001年,王建宇和导师薛永祺院士到德国进行学术访问(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供图)
处理好市场与科研的关系
关于科学技术的未来如何发展,王建宇的回答是:市场。只有有了市场,做出来的东西才有意义。
科研和市场是有矛盾的,但王建宇认为,不能去排斥市场,而是要处理好市场和科研之间的关系。“团队里的年轻人,他愿意往商业化方向去发展,你就鼓励他;有的人对商业没有兴趣,那就做研究。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对研究和市场都有好处。”王建宇说。
随着“量子”的火热,网上也有了很多打着量子旗号的产品。在采访中,王建宇也希望能通过媒体平台做一次科普:像保健品等产品中的“量子”和他们研究的“量子”完全不是一回事。“量子的市场是一个很高端的市场。目前来看,进入市场是风险和收益共存的,而且风险很大。同时,量子市场的门槛也很高,投资要慎重。”
在实验室里,王建宇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讨论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供图)
除了“墨子号”,王建宇带领的科研团队还参与研制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等任务。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些更多时候只是教科书或者新闻里的一个符号,距离现实生活十分遥远。让高深的科技“飞入寻常百姓家”,特别是走进孩子的世界,这在王建宇看来十分重要。“科普也是我的一份责任。只有把孩子培养好,才会后继有人。”王建宇说。
对王建宇来讲,学习物理,从事现在的行业,是他最正确的选择。当问到如果不做科研,想过什么样的生活时,王建宇迅速且坚定地说:“没有想过,不做科研了我还能去干什么?”科研,对于王建宇来说,已经就是生活了。
在采访的最后,记者希望王建宇用一句话来谈一谈这么多年从事科研的感悟,王建宇想了想说:“机遇源于准备,成功贵在坚持。”
本期制作人员名单
监制:张春梅 赵净
记者:田甜
策划:田甜 朱虹 李雪南
视频摄制、剪辑:李雪南 黄一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