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全民涨工资的日子不远了…

2009年夏天,湖南卫视与北京卫视同时播出了一部韩剧,名叫《灿烂的遗产》。

剧中的格言奶奶、自立自强的女主、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男二号还有甜美漂亮的女二号…在我的记忆里变得越来越模糊;

十几年过去了,剧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竟是作为单亲母亲的服务员说的一句话:

“希望公司能顺利挺过难关,我还要靠这份薪水供孩子读大学呢!”

啥?餐厅服务员的薪水,能供孩子读大学…这让二十出头的我感到十分震惊。

直到后来真正去了首尔,跟当地人交流过才发现:编剧并没睁眼瞎忽悠!

在首尔,餐厅服务员(含领班)的薪水普遍在人民币12000-18000元/月,1-2个月的薪水作年终奖是标配。

而国公立大学的学费大约人民币10000-20000元/年,相当于服务员1-2个月的工资,年终奖足够覆盖孩子的学费;

私立大学的学费约30000-40000元/年,如果夫妻两人都是餐厅服务员,年终奖也足以支付这笔看似不菲的学费。

没记错的话,韩国,应该是被我们嘲笑次数最多的发达国家…

距离我们全民涨工资的日子,也不远了!

最近有两条重磅新闻,值得全国人民密切关注——

9月25日,高层发布了《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

文件中明确指出: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强对企业工资收入分配的宏观指导。

结合近期多个省市相继发布2024年企业工资指导线,明确提出逐步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高层在通知企业:该涨工资了。

果不其然,好几个省份跟着做出了3-6%不等的基准线上调。

10月21日,高层又发布了另外一份文件,名叫《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意见中提到的内容很多,我把重点直接整理在下面——

除此之外,这份《意见》还提出: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所谓工匠,并不是搬砖、和泥、拧钢筋,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掌握一技之长、具有较高水平的才是工匠。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发了两份关于“喊话涨工资”的意见,这在过去十分罕见。

尤其是两份文件中,同时提到了“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某种程度上讲,足以看出高层改革分配机制、捅破现有收入天花板的决心。

远的不说,就说最近这两年,宏观经济也好、资本市场也好、刺激消费也好…只要稍微有点啥利好,就总有铁子在留言区喊话:

得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啊!不提高收入怎么刺激也是白搭…

咱不开玩笑,这不就来了吗?

而且,这一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给大伙儿带来的改变甚至是震撼,完全不输上世纪九十年代搞资本市场那个级别!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尽管10月下旬发布的意见旨在着重利好产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

但产业工人群体数以亿计,且他们也是要生活、要消费的,这就意味着整体社平工资大概率会通过他们的消费轨迹渗透到各行各业。

明确合理增长、完善支付保障,相当于让广大工人群体在兢兢业业的工作时最大程度上消除后顾之忧。

而探索对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合股权激励,核心逻辑在于提高技能人才的话语权与整体待遇水平,让他们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很明显,国家当前的政策导向,其实质在于从制度层面打开蓝领阶层的收入天花板,再以蓝领工人平均工资提升为锚点,通过消费渗透提高全民整体待遇水平。

站在产业端考量,是制造业附加值提升带动服务业附加值扩张的具体实践。

经科学测算:每创造1万个的制造业岗位,就会衍生出约5万个服务业岗位,而每1个点的GDP增长,便会带动约40万个制造业岗位就业与约200万个服务业岗位就业。

高层选在此时下这一招妙棋——

背后既有解决当前经济工作问题的考量、又有为国运谋篇布局的考量。

来来来,大伙儿一起复习一下,我们当前面临的都是啥问题?

要定向解决以上所有问题,关键就在于改善内需、消化产能、化解债务、打通堵点。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大伙儿对未来的收入有正向预期,问题才能得到实质性解决!

说到底,低工资是制造业的红利,但绝不是消费时代的红利。

之所以将产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作为本轮收入全面提升的突破口,究其根本逃不出以下两个核心因素——

其一,产业工人基数众多、稳定性高、乘数效应突出。

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我国蓝领工人已高达4亿左右,约占我国劳动总人口53%;

其中技术工人总数大约2.2亿,约60%集中在大中型企业,近30%具有技术等级。

另一方面,这批技术工人的跳槽频率普遍低于办公室白领,又因掌握一技之长,即使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匹配度也要明显高于办公室白领。

说句不中听的,写稿子、做PPT、接打销售客服电话,来个小白咱们还能带一带;

车钳铣刨铆电焊这类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种,那真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这样的岗位特性,也决定了技术工人队伍的整体稳定性其实要好于白领群体。

他们的收入得以稳定增长,意味着他们背后的家庭生活开支便能得以稳定,这个乘数效应是相当可观的!

其二,提高产业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待遇,有助于全面推动全社会产业转型升级。

10月21日发布的《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里,明确提出——

力争到2035年,培养造就2000名左右大国工匠、10000名左右省级工匠、50000名左右市级工匠;

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注重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育和职业道德养成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

支持各地将急需紧缺技能人才纳入人才引进目录,深入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提质扩面行动,健全“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维权服务工作,加强对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宣传引导等工作。

瞧见没?社会目标、精神激励、社会地位激励与刚才提到的薪资待遇激励算是彻底齐活儿了,目标非常明确——

就是要为全社会积极储备技术工人,引导全社会尊重技术工人,让工人兄弟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安安心心发光发热。

让新技术、新工艺能在生产第一线扎扎实实落地,而这种良性生产氛围是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附加值的关键!

要实现这个目标,第一步就是要打好人才储备这个底子!

想想国足吧,一群大老爷们儿之所以能踢成那个熊样儿,负责储备人才与筛选人才的青训没跟上得负一半朝上的责任…

足球搞成这个水平,大伙儿了不起骂几句娘、吐槽奚落几句,把它们当成“国运平衡器”;

但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绝不能步足球的后尘,否则老百姓真是饿着肚子,恐怕连吐槽的劲儿都没有了…

以提高产业工人薪资待遇与完善激励机制为抓手,有序提高全社会社平工资,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每年大学毕业生约1000-1150万人,就业情况到底咋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但另一方面,伴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智能化水平提高,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保守估计相关职业缺口约1000万人。

理性来讲,错配的既是整个社会人才结构,又是每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

有序提高产业工人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这个事儿,咱们办得不仅敞亮,而且还与世界接轨!

记得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段子,说有位老兄上澳洲旅游,看到超市里一个西瓜卖20澳元。

担心一个吃不完浪费,于是问超市伙计能不能切开卖一半,结果发现买一半还是20澳元。

就在这老兄原地懵逼的时候,超市伙计不慌不忙地发话了:“西瓜切一半卖10澳元,但我给你切的这一刀也值10澳元…”

虽说只是个段子,但要是没有发达国家,蓝领工人待遇反超白领的事儿,估计也传不出这个段子,要不三哥那儿切一刀怎么切不出这老些钱呢?

咱们拿几个制造业强国的真实情况说话——

在德国,普通技术工人的平均税后年薪普遍在3.5-4万欧元,而大学毕业生平均税后年薪普遍在30000欧元上下。

这里要多说一句,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丹麦等欧洲制造业强国情况十分类似。

在日本,技术工人的平均税后月薪普遍能达到25-40万日元,而办公室白领的平均税后月薪大多在20-32万日元;

在韩国,技术工人的平均月薪大多在350-500万韩元,而普通白领、公务员平均月薪为300-350万韩元之间…

由此不难看出,靠制造业卡位的主要经济体普遍存在技术工人薪资待遇反超办公室白领的现象。

我们国家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经济体,确确实实也到了改弦更张的关键历史时刻。

这些全球工业强国的普通劳动者,之所以能拿数倍于我们的社平工资,核心原因就在于——

它们的产业升级已经走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能够带来可观的附加值以及利润空间。

像德国的汽车与机械制造、法国的化工与装备制造、日本的汽车与机电设备以及韩国的半导体与船舶制造,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金字招牌…

它们能实现在相关产业上的成功卡位,归根结底还是资金与人才储备的双向奔赴。

以上我提到的这些发达国家里,韩国无疑是最特殊的一个——

德法日荷比等国,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就已经跻身列强,战争可以摧毁工厂、建筑,但技术底子还在。

而韩国之所以特殊,原因就在于它是唯一一个二战后从一穷二白一跃成为发达国家的中大型经济体!

取得这样的成就,与朝鲜民族自古以来极其重视教育、尊重人才的优秀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朝鲜语里有句格言说:“宁可穷到啃树皮也要让孩子们念书!”

其实在今天的韩国,人们的思维、企业的用人机制,早已把“念书”的定义拓展到“学会一技之长”,从韩国企业给予技术工人的薪资待遇也能一目了然。

韩国的中高级职业教育逆袭,也向我们完美诠释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绝非铁板一块,它一定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不断与时俱进的。

说大白话就是:只要待遇上去了,群体性价值衡量标准就会跟着改变。

而韩国拷贝的路子,恰恰又是其它西方强国早就走过一遍又一遍的…

当前的我们,即将迎接一个激励机制转型、全民社平工资普遍提高的年代。

消费、化债与资产价格很可能迎来一波自下而上的大洗牌——

伴随着技术工人队伍由量到质全面壮大,中国制造的议价能力也将不断得到提升。

企业在宏观政策的指引下,有能力工人群体发放更高的待遇,工人们拿着逐渐走高的薪资,自然有能力为衣食住行以及各项公共服务支付更高的价格。

这样一来,与上述各项事业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消费以及从业人员的薪资也就跟着上去了,这就是消费良性改善的过程。

随着全社会岗位薪资不断提升,居民的债务对付能力也将得到长期改善。

不仅居民端债务风险与银行业信贷风险会得到改善,通过乘数效应放大后,也必将有利于削减和稀释地方债务。

一旦地方债务得到有效化解,地方过去长期依赖的土地财政模式可能走弱,新增土地供应与新建商品住房的供应便因此而走弱;

而居民端债务得到大大缓解后,对于改善居住和债务清偿的整体能力就能够大大改善,楼市预期才有可能得到扭转。

但需要注意的是,未来一定不会出现楼市的普涨局面,既不科学、也没必要。

结合眼下全新的薪资指导意见,我们不妨将未来的核心城市大致划分为三类梯队:

其一,“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较可观的城市,未来资产价格将得到结构性加持。

这些城市往往能够给大国工匠及其它各层次能级工匠以施展才能的舞台,城市吸引力可想而知。

典型城市譬如宁波、苏州、东莞、佛山、长沙、泉州、常州等。

其二,区域枢纽城市的整体资产价格,将得到系统性、全面化的回血。

这类城市不一定能为广大工匠标兵或技术工人直接提供对口岗位,但其行政地位与公共资源在区域内具有较为明显的竞争力。

此外,它们极有可能与周边的制造业翘楚形成某种“前店后厂”的关系,门面意义不容小觑。

广州、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西安就是这种情况。

其三,科创、金融、文化中心及国际化大都市,依然是价值虹吸链条顶端的存在。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座城市,它们对内依旧要担负其绝对的枢纽职能,对外还要兵对兵、将对将地参与国际竞争。

尽管未来最先在产业面上受益的城市会是专精特新小巨人的坐拥者,但在资产价格层面上的传导依旧会反其道而行之。

至于原因,其实在前不久住建部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倪老板已经明确透露了——

虹吸,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果不其然,近一段时间以来,深圳、杭州、成都等众多城市相继传出楼市持续火热的消息。

日光盘、土拍地王、日成交破千套等场景开始回归,大碗团队也将坚守一线市场,为大家带来最新最真实的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