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在黑色除夕夜(上)

事件发生后,民众在事发现场门口献花。(邱潇君截自网路)

邱潇君

2023年初,刚过完农历新年,新闻惊传刘文正死讯,隔了两天,又证实只是假传,刘文正依然神隐,见首不见尾。

趁着新闻热度,各媒体又开始播放起刘文正传世歌曲,包括〈三月里的小雨〉。

这是街知巷闻的名曲,大家听着怀念,网路上纷纷聊起过往记忆。但少有人知道,就在稍早,半个多月前,美国发生了一起华人枪击案件,背景音乐就是〈三月里的小雨〉。

2023年除夕夜,美国加州洛杉矶蒙特利公园市(Monterey Park)的「舞星舞蹈学院」发生一场枪击事件,凶手分两轮连续射击42颗子弹,造成多人伤亡。死伤者年纪在55岁到75岁之间,枪声响起时,这些开心玩乐的人们还以为是庆祝新年的鞭炮声,正在欢欣鼓舞,几秒钟后,眼前的世界崩塌了。

那天,他们原本兴高采烈地迎接一个历史性的农历春节,因为加州州长签署的AB 2596法案生效,加州成为美国第一个将农历春节列为法定假日的州。纽森州长这个举动肯定了亚裔为加州文化带来的多元丰富,也为所有加州人提供一个参与华人传统庆典的机会。

所有在美华人都热切期待着这个法定纪念日,大家知道,此后除夕和农历新年将会不一样了。

他们想不到的是,使除夕夜变得不一样的,会是另外一件事情。

蒙特利公园市简称「蒙市」,是洛杉矶的一个小城,面绩约是新北市的60 %。因大量台湾移民迁入,而被通称为「小台北」。六万六千人口中,华人占48%。

新移民喜欢住在这里,就算一句英文都不会,也可以在这里安安稳稳地过上几十年。手机修理、烧饼油条、参茸杂货、八字米卦、酒鬼茅台,几乎所有家乡的东西,在这边都买得到,这个华人近半数的小城,也是乡愁最短的城市。

蒙市每年举办农历年节会展,市政府把五个街区封起来,成为行人徒步专区,举办汇集华洋文化,民俗工艺,风味美食,国际商展以及精彩歌舞表演的嘉年华活动。

很多华人开两三个钟头的车来参加,把年节展当作农历新年的主要活动;走在飘香的小路,比肩摩踵的都是人不亲土亲的同胞,耳边的乡音,心中的乡思,偶尔碰到久未见面的友人,就站在舞狮队伍的后面,彼此敬根烟,在烟雾弥漫,满天锣鼓声中,缓缓地说起故乡事,有时说着就笑了,有时说着,就哭了。

科技进步,故乡已经不远,搭飞机回台只是一个日夜的事,但乡愁乡愁,愁的往往不仅是距离,还有回不去的生命记忆,所以不管在哪里,人们总要时刻创造仪式感,以连结过往,创造出一种新的,旧的回忆。

这次因疫情停办两年的活动恢复办理,取名「兔Tu-Gether迎春年节展」,适逢周末,预计两天会有卅万人潮同乐,将是史无前例的盛大。

年节展第一天在21号九点结束,活动一如预期精彩,气氛热络,宾主尽欢。

近十点,人潮终于渐渐散去,街道慢慢沉寂下来,朋友们互道晚安,明天再来,或明年再见。

值班警察们也回到警局做最后盘点与交接,一日辛劳,大家终于可以稍喘口气,为第二天做准备。气氛一片祥和。

突然之间,连续的报案电话打了进来,「舞星」这两个字拉开蒙市警察局疯狂忙碌的一夜。

■舞星艺术舞蹈学院

「舞星」位在年展会场旁,从会场走过来,只要两分钟。

老板梁卓于2017年买下舞星,把舞星从传统的交谊舞厅 「Star Dance」更名为「Star Ballroom」,中文正式名称为「舞星艺术舞蹈学院」。

经营未及两年,不幸遇上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舞社被迫停止营业,所以梁卓趁机做了很多修缮和改建,期待疫情后的曙光来临。

梁卓企图很大,不想要舞星只是一处舞蹈交谊场所,她大开舞蹈教学门径,广纳舞界名师,排班招生,短短时间把舞星经营得有声有色。曾有行内人士表示,如果舞星的师资规模称第二,全美恐怕没人敢称自己第一。

疫情重启之后,很多人仍感觉出门不安全,所以舞星除了平日教舞课程外,只开放周六一个晚上给一般民众,让大家跳跳舞,见见老朋友,会会新朋友,十块美金进门,非常大众化。

2023年1月21日,癸卯兔年。

晚上八点,舞星跨年晚会开始。

隔街年节展的欢笑音乐声、烤肉的香气,此起彼落的鞭炮声,陪伴着相偕前来参加的舞客们进场。

周愚跨过铁门,经过走廊边的接待桌,左转身站在门口向内观看,这个他几十年来频繁进出,熟悉得像自家厨房的热闹场地,右手边是收银台,旁边放着可推动的活动音响,音响旁边摆着一张沙发和一个圆桌。站在门口,正面对的就是彩灯闪烁的大舞池。右墙面是一大片镜墙,舞池左边和后面沿着墙摆着两排小圆桌,错落而整齐。为了配合农历新年庆典的气氛,桌上还特别舖着粉红色和白色的桌布。

站在门口,目光扫过这些惯见的景物摆设,八十九岁的周愚忍不住开心地摇摆起来,仿佛自己也成了一段音乐。

正坐在进门口第一张沙发上的,是七十三岁的舞星经理马名伟,他看到熟客周愚进来,立即站起来,把位子让给这位老大哥,自己开始去打点忙碌。

灯光旖旎,色调缤纷,乐声靡靡,年节的舞步开始慢慢踢踏旋转,多美好的一夜。

在周愚座位旁,坐着常在舞厅见面的菲律宾舞客马可仕,另外还有几位熟悉但叫不出名字的客人。

舞厅总是这样的,大家寻舞而来,有时早已共舞过好几十支曲子,体态步伐习惯早已摸透摸熟了,但连名字都互不知道的,大有人在。

七十二岁的高宇伦和周愚、马可仕互不相识,但他们同样出入舞星,同样把出门跳舞当作每日例行活动。高宇伦和建国中学校友会会长张虎是好友,张虎组了一个二十多人的男士跳舞班,每周日早上聚集在一起,请老师指导练舞。张虎是舞班班长,高宇伦是其中水准最高的学员,精熟各种国标舞步。

张虎辅仁大学毕业,在美国拿到硕士后,投身电脑界工作了一辈子。在他和高宇伦这一代人的高中及大学时期,台湾还有少年刑警队,学生参加舞会仍是禁忌,被抓到了是要送警察局的。或许是如此,跳舞对这个年纪的人,总带着一些特别神秘的吸引力。年轻时在异国为前途打拚,无暇他顾,到了退休后,有钱有闲,那股原初的诱惑又浮上心头,趁着身体还能动,大家就聚在一起开始踏起舞步,捡拾些掉落的青春,仿佛时光不曾远去。

跳完舞,这些散居各地的菁英分子,结伴到附近中国餐厅吃个饭,聊聊天,谈谈枯燥少变化的退休生活,时间到了,抢着埋单,争一点锋头,之后,便又各自回到自己拚搏一生挣来的家园中,过回枯燥少变化的退休生活。

跳舞,便成了不可或缺的生活重心。

■以舞蹈串起的小联合国

高宇伦另有一批亲近的朋友,连他一共六位。包括从越南来的瑞秋,刚退休,有个成年的女儿;从柬埔寨来的莎莉,她和先生法蓝司两人在附近开了家甜甜圈店;从缅甸来的素,天真浪漫;从香港来的珊蒂,一手好厨艺;从台湾来的张曼君,已经七十岁了,仍有一把好嗓子。

这六位认识十几年的好友,都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华裔,用带些乡音的中文交谈,沟通无虞。大家都是外向开朗的个性,常约好到彼此家中吃饭打麻将,谈天说地,唱歌聚会,也很有默契的到下午两三点就解散,老人家们都身负重任:要去接孙子孙女放学。

长期的交往,彼此个性都摸熟了,亲近又互相敬重,从没有发生过冲突。

跳舞的客人中女性和男性的比例大概为三比一,男性稀缺,所以较高大的女生也会学习男步,没有异性舞伴时,同性朋友就可彼此对跳。张曼君跳的便是男步,常伴着好友们共舞,其乐融融。

这群伙伴,是彼此的第二家庭,总是找机会相聚,学到新的舞步就交换分享,到了周末就到舞星打卡共舞。他们常说舞星是他们的第二个家,总觉得可以一起旋转到时光的尽头。

这一晚,六人各自与家人吃完年夜饭,八点左右便纷纷赶到舞星,打算一起跨年同欢。因为是常客,已经预先订票,所以他们坐在标明VIP的前排座位,开心的聊着天。

宾客寒暄贺岁的声音中,可以听见国台语、上海话、天津话、越南话、寮国话、广东话……当然,也掺杂着南腔北调的各式英文,俨然是个小小联合国会议。在美国,这样的沟通方式是常态,看似多元和谐,各种语言并用,有时也会擦枪走火,多国语言吵得面红耳赤。

不过在舞星这个欢乐的场合,大家都忙着随歌起舞,就算有点不愉快也就随风过去了。

马经理和助手吉米忙着安排舞客的座位、准备音乐及分发当晚的抽奖彩票。

舞曲响起,宾客们按着各自的喜好,在半明亮的舞池中跳舞。没有跳舞的宾客,就坐在场边聊天休息,等待着新的一年到来,气氛愈见热络。

■年节断裂在此时此刻

年节欢乐的气氛正酣畅,周愚因为答应妻女要回家一起守岁,便向马经理告别,同时把手中的抽奖彩券送给坐在邻桌的菲律宾光头舞友马可仕。马可仕开心地吻了一下彩券,深信今晚一定会中大奖,戏剧性的对着周愚深深鞠了一个90度的躬,在哈哈大笑声中,约好和往常一样,明天下午在另一家舞场见面。

马经理也向周愚鞠躬握手道别,互贺新岁,同时在周愚刚空出来的沙发上坐下来喘口气。

这是个重要的位置,这是个重要的时刻。

无人知晓灾厄已经赶在新年之前到来了,欢愉的气氛就在此时开始变调,第一位碰到枪手陈友艮的,是比周愚早一步走出大门的颜美美。

65岁的颜美美,比周愚早几分钟从晚会离开,打算回家准备新年祭祖事宜。

晚上十点十五分,当她发动引擎准备倒车离去时,在后照镜里看到车后有人,她停下车想让行人先走,没想到那位行人迳自走到她车子左边,隔着窗户朝她开了一枪。她没来得及呼叫,一枪毙命。

颜美美1980年代从越南胡志明市移民到美国,一生未婚,长年照顾着病重妈妈,两星期前,才刚和家人们替妈妈办了葬礼。美美唯一的消遣就是每个周末到舞蹈社跳舞,她谦和有礼,她不招谁惹谁,她看到人总是笑咪咪地点点头, 她不认识陈友艮。她成为这场枪击案的第一位受害人。

跟她一起在车上,坐在她身旁的朋友吓坏了,立刻拨911报警。

枪手开枪后,就转身向「舞星」走去。

往记忆里回望,总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伸手一拨就可以改变它,但事实不能,所以我们往往会在脑海里无限次的重播,试图找到唯一可能的那一次。2023年除夕夜晚上十点廿二分,这个时间点肯定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播放过许多次,那是枪手陈友艮走进舞厅的时间。(待续)

个人简历

邱潇君,山东寿光人。政大新闻系毕,1978年赴美。

在美经营房地产投资,先生去世,有两位成年女儿。

因疫情关系,美国这片文化大沙漠欣逢甘露,有机会在线上向台湾老师学习,重新拿笔,写下身边的事和故事。

得奖感言

离台前,书写是青春的主旋律。滞美后,文字是墙角蒙尘的舞鞋。

去年参观时报颁奖典礼,报导文学得奖者在台上为她笔下的人物落泪。当时思忖:北美华人的泪,是否亦可在我笔尖滑落。

我不会跳舞。舞星惨案后,我只想把那些人那些事记下来。

谢谢评审老师,你们让那晚异乡颠踬的舞步被看见。而我受鼓励的笔,舞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