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动手操作 李君豪巧手补疝气

国泰综合医院一般外科主治医师、台湾疝气医学会监事李君豪。(李念庭摄)

「比起坐在书桌前读书,我更喜欢动手操作」。国泰综合医院一般外科主治医师李君豪表示,他是个喜欢动手做很多事的人,因此很早就决定要进入能动手术的「外科」,不过因为自己是公费医学生,选择相对有限,曾经想过走心脏外科,但考量到该科风险高、压力大,便决定选择一般外科。

李君豪说,一般外科相较其他专科,较没有立即性风险,主要处理肠胃道、肝、胆、胰、甲状腺、乳房、疝气等多样化问题,「要学的很多,但也比较有趣」,每天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元也很不同,且每天遇到的病人也都不一样。

进入国泰医院近10年时间,李君豪分享,一般外科手术业务范围广,基本盘包括阑尾急诊刀、胆囊问题,自己开最多的手术则大多是疝气及胃部,如胃部肿瘤、胃癌、胃食道逆流、横隔膜疝气等,近年观察下来,大小肠肿瘤问题也逐渐增多。

同时身为台湾疝气医学会监事的李君豪说,有些人先天肌肉组织孔洞不密合,随着年纪增长,身体筋膜和肌肉层结构弱化、孔洞慢慢被挤开,就容易出现疝气,导致导致腹腔内脏器移位,从皮肤外面摸得到体内脏器「凸出来」。当原本流动的胃、小肠、大肠掉进狭窄空间,可能造成剧烈疼痛、消化不顺、吃什么吐什么,严重还可能肠坏死,引发发炎、败血症。

李君豪观察,临床上最常见的是「腹股沟疝气」,且大多好发于男性,受先天构造影响,男性腹股沟连接支配睾丸的输精管、血管,筋膜组织较为脆弱,发生机率较高。此外,年纪大的长辈也容易有疝气困扰,因为疝气与年纪有很大关联,年纪越大,身体本身比较薄弱的部分,就会愈来愈脆弱,使得肌肉组织出现孔洞。

李君豪分享,自己曾遇过一名患者,得到较为罕见的「横隔膜疝气」,食道、腹部之间的横隔膜处出现破洞,患者的胃、小肠、大肠全部都被挤到肺部,导致剧烈疼痛、呼吸不顺。李君豪回想,当时经验还不多的他,一看到X光结果都吓傻了,赶紧开刀替患者将脏器复位,并将破洞修补起来,所幸患者复原状况佳。

疝气的风险族群包括腹壁较脆弱、抽烟者、怀孕妇女、曾经受过伤、开过刀者受外力冲击等族群,李君豪提醒,民众应少抽烟、少拿重物,强化身体结缔组织,避免过度用力、腹内压升高;过瘦、过胖者也应维持健康体重,避免组织较薄被撑开,或肌肉松动退化导致疝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