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面临内外挑战更甚十九大
(新华社资料照片)
今年10月中共二十大就要召开,按规画习近平将进入第3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任期。回顾十九大期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中共党章,中国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习近平在中共党内历史地位与毛泽东、邓小平比肩,且集制度性权力于一身。可预期中共二十大期间的习近平依然会是「党政军三位一体」实权领导人。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十九大期间,在习近平总书记一手主导国内相关改革与强国战略布局的进程中,中国大陆在十九大前半时期,展现出旺盛的民族自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氛围不仅在中国大陆境内宣扬,更广为国际热议。然而,十九大后半时期,在新冠肺炎和美中战略关系变化的大情势下,大陆经济疫后复苏与振兴的进展起起伏伏;此外,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与扩张的态度,显然有加强防范与围堵的态势。可以预期,中共二十大时期的开局,习近平总书记所面对的是更严峻的内部与外部挑战。
首先是国内情势。根据中共十九大报告,宣称已经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中国,还有「两大步」需要迈进。第一步是在2021至2035年(14五-17五)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则要在2036至2050年(18五-20五)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然而要迈出这两大步,须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物质与非物质的难题。在中共官方曾列举的生态环境、民生经济、城乡发展、政府治理等众多难题中,保民生、保就业,稳增长、稳预期,依然是重中之重。
但从近期中国总体经济表现观之,自去年8月以来,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一直在临界点50以下徘徊,今年4月达到最低点47.4。可见,中国大陆经济振兴方案还不足以对经济增长产生效益,再加上中国大陆境内反复爆发的疫情以及「动态清零」式的防疫政策,阻碍了人民正常生活与经济活动,未来一段期间中国大陆经济前景确实难以乐观。
其次是国际情势。笔者曾为文表示,习须透过国内改革的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有优越性,足以成为西方模式替代方案,能处理西方未能解决的问题,中国才能成为真正主导国际价值与政经秩序的强国。这也正是习近平所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然而,当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宣示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及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时,国际社群所感受到的氛围,不是一个和平崛起的大国,而是一个带有扩张以及竞争国际政经秩序主导权的安全威胁。
在美中战略竞争关系下,拜登政府对中国的贸易管制持续紧缩,日前美国通过《2022年晶片和科技法案》后进一步要求,接受过联邦政府资金支持的美国科技公司将被禁止在中国建设拥有「先进制程」的工厂,禁令有效期10年。举凡「四方安全对话」、「印太经济框架」、「晶片四方联盟」都可看出国际社群对于中国的围堵布局。
在这国际氛围下,中国大陆发展前景与内部经济情势究竟如何,企业及外资从业人员最为敏感。近年外商决策圈莫不关注中国周边的地缘冲突风险、美国贸易禁令涵盖范围是否可能扩大,以及中国大陆社会在国际的贸易或安全抵制下是否出现「反洋货」风潮等议题,由此衍伸出,外资将部分或完全迁移供应链、部分或完全撤离资本与人力、部分或完全放弃市场等想定。由此观之,中共二十大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所面临的内外挑战,远比中共十九大时期更为严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依然漫长。(作者为海基会前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