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岛】“算法”不是“算计” | 侠客岛“三评算法”①

来源:海外网

最近,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清朗·网络平台算法典型问题治理”专项行动。这项行动对引导“算法向上向善”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都同“算法”打过交道:阅读一条新闻,同类资讯就会接踵而至;浏览一件产品,相关广告就会纷至沓来……这些不是巧合,而是“算法”计算的结果。

因为“计算”,网络服务更加精准高效。但是,“算法”不能变成“算计”,否则“信息茧房”“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问题就会日益凸显。

(1)一些算法“算你狠”

前些时候,一位朋友发来一张手机截图,让岛叔啼笑皆非:不到10岁的儿子收到满屏的相亲信息,只因小孩误触了一条相亲广告。

一位从业6年的算法工程师告诉岛叔,目前一些网络平台信奉“吃糖原理”:抓取用户数据,计算用户习惯,定向“投喂”信息,却不考虑这些信息是真实还是虚假、健康还是低俗。“就像小孩喜欢吃糖,一些商家只想卖更多糖给孩子,至于会不会影响健康,则不是他们所关心的。”

除了“吃糖原理”,频受诟病的还有“算法歧视”。“大数据杀熟”就是表现形式之一。它的原理是:利用“算法”给用户“画像”,对熟客尤其是消费力强的客户“定向”抬高价格。有网民测试发现,同一段路程,打车软件对两部手机的报价却不一样。岛叔亲测过,的确有这种情况。

四部门这次出台的《算法专项治理清单指引》中,还专门列出一类叫“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主要指在线上接受互联网平台发布任务的外卖员、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等。就拿外卖员来说吧,配送时长标准、工作时间标准、工资绩效标准、用户评价标准……都由算法系统“精准调配”。“算法”过分追求快速、准时,迫使骑手长期疲劳工作,交通安全、身体健康都承受风险。

既算计消费者,又算计劳动者,这些“算你狠”的算法,不管能行吗?

(2)用户不要“算了吧”

被“算法”算计,用户们意识到了吗?答案是肯定的。

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表示曾被“算法”推荐服务困扰,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生活中普遍存在“大数据杀熟”。

但另一项调查数据却有些耐人寻味:约八成用户认为手机软件上的个人信息不安全,但只有不到一成的人在安装或使用手机软件之前会认真看一看授权须知。

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手机软件设有“霸王条款”,不同意“授权”就拒绝安装。用户想着,反正看了也没用,就“算了吧!”

二是“驾驭”算法的技巧太复杂,许多用户嫌麻烦,只好“算了吧!”

岛叔随机采访了30名手机用户,绝大多数表示知道手机软件有关闭或调适“算法”推荐的功能,但只有2位用户懂得具体操作。

其中一位是名计算机系的学生。她在几家常用的网络平台都注册了大号和小号。大号用来浏览日常资讯,小号用来处理私人信息。她还会与算法“捉迷藏”,有意识地使用‘不感兴趣’‘不推荐类似内容’等功能,对算法进行“反向规训”。

“面对算法,不要有‘算了吧’的心态。其实调适‘算法’并不难学。”她说。

(3)行业应该“算大账”

滥用“算法”的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也给网络空间的传播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因此,有关部门一直在对“算法”服务加强监管。国家和地方行业组织发布了一系列自律性文件,如《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应用自律公约》。

各大网络平台也在内部对算法进行自纠自查:有的为了破除“信息茧房”,不断优化推荐机制、提高内容推荐多样性;有的完善管理规则,主动清理违法有害信息,处置违法违规账号;业界几家主要网络平台还签署承诺书,承诺不非法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利用数据优势“杀熟”等。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面对规范“算法”的呼声,各大网平台主动上线了关闭“算法”推荐的功能。然而,算法推荐“关闭难”并非易事。上海市消保委曾对消费者常用的10款手机软件开展为期8个月的专项测评,结果显示,关闭个性化推荐最多需7步。

这反映了业界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意识到只有避免技术滥用,把选择权还给用户,才能长远发展;另一方面又担心用户关闭“算法”,造成业绩下跌。

对此,岛叔觉得:与其“算计”用户口袋里的“小账”,不如“计算”行业发展的“大账”。行业生态优化了,业绩还能不水涨船高吗?

文/芦芽儿

编辑/云歌

来源/侠客岛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