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威夷小島日記】陳冠言/珊瑚外貌協會

图/Mizu

我是一名在夏威夷小岛做学问的研究生,工作主要聚焦在珊瑚的形态;也就是说,很注重牠们长什么样子,算是个妥妥的外貌协会吧。不过,会做这样的研究不代表我是个肤浅的人,也不代表研究对象缺乏内涵、只有外表可看。相反的,正是因为牠们有着不同其他生物的复杂属性,才更需要仰赖其形态去理解。

以形态分析「瑚口」结构

要了解某种生物在某地的生活状况,一般是从年龄组成开始,就像是谈到台湾人的生活,可以从人口年龄的倒金字塔结构,知道我们已经迈入超高龄社会。类似的分析,也能套用到其他常见生物,例如:猫、狗、鱼或是树,年龄对这些物种来说,有着重要的生理及生态意义。然而,珊瑚的视觉年龄可以透过「分裂融合」随意变化--牠们是种模组化的生物,没有个体只有群体;模组化就像是乐高积木,能随意地拆拆装装,同时维持正常的生命现象。举例来说,又老又大的珊瑚群体,得以借由自然发生的分裂,变得又小又年轻,但是一只老猫可没办法因为少了一部分就成为一只幼猫。这就是珊瑚神奇有趣又难搞的所在。

有鉴于牠们活得如此不受年龄约束,过去的研究只好以体型来分析其「瑚口」结构。体型不仅不会骗人,还会透露很多资讯:外貌所呈现出的尺寸大小,反映了珊瑚的能量投资策略,小尺寸的群体将获得的能量主要投资在生长上,大尺寸的群体则投资于繁衍更多的后代上。因此,当观察到某地的珊瑚组成结构主要是小尺寸的,就能推断这里像是高科技产业刚来设厂的新兴区,有着更多的生长潜力;而当观察到大尺寸的群体占了多数,则可以想见这里是富含文化内涵的老城区,承担散播家国影响力的重责大任。

透过外貌,除了了解族群的状态,还可用于复育珊瑚。既然已经知道体型小的群体长得比较快,而且珊瑚在各种自然作用下,对于自己被拆来拆去向来是无所谓的,将大尺寸的珊瑚分裂成数个小群体进行培养,会比单一个大群体更快地让面积翻倍,还会像制造分灵体一般,使分身散布到更广阔的世界,降低血脉全灭的风险。只是,代价亦如同漫画常见的设定:分身会比本体弱,搞得不好反而死更快。不过,珊瑚比那些电影动漫角色更猛之处,在于分身得以再融合,变回更强的状态。在一些复育策略中,研究者已可以控制小群体彼此间的融合作用,达到既加快生长又降低死亡率的效果。

那些珊瑚中的人生胜利组

综合以上描述,尺寸似乎足以说明一切?在过去四十五年间的研究确实如此,但身为一位研究生的责任,即是要拓展人类的知识极限。因此,我与实验室伙伴们最新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既然同样尺寸的同一种珊瑚,会展现出各式各样的形状,而形状反映了生物体与环境的互动方式,分析珊瑚族群动态时,就应该同时考虑两者。

我们的研究使用圆度(反应珊瑚究竟有多圆的比率)作为将抽象形状表达成具体数字,结果得出又大又圆的群体有更高的存活率。牠们就像是珊瑚中的人生胜利组,一开始就占据了有利位置,赢在起跑线,或是这辈子没遭遇过什么挫折,才造就了存活率高的外貌。另一方面,大但不圆的群体有着较高的分裂率,牠们像遭遇中年危机的浪子,生活遇到瓶颈寻求改变,分裂后要嘛烂命一条就终结在这里了,要嘛找回初衷,回到高生长率的状态,继续混迹于四海之中。

尽管明白每个生物外貌的美都是独特的,如此打分数的行为可能玷污了它存在的本质,但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所爱之物的状态与命运,还是不得不放下感性的一面,继续进行外貌协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