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次大流行或由何种病原体引发?科学家备战
在新冠疫情之前,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一份重点传染病清单。这些疾病被认为对国际公共卫生构成威胁,但仍需开展研究以改进对它们的监测和诊断。2018 年,“疾病 X”被纳入其中,这意味着一种以前未被我们关注的病原体可能引发大流行。
虽然承认我们对所生活的微生物环境的认知存在局限是一回事,但最近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如何系统地应对未来的大流行风险上。
美国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曾著名地谈到“已知的已知”(我们知道我们知道的事情)、“已知的未知”(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和“未知的未知”(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情)。
尽管这在其最初关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背景下可能存在争议,但它为思考我们可能如何应对未来的大流行威胁提供了一种思路。
流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已知的实体;我们基本上每年冬天都会有一次小规模的大流行,病毒每年都会有小的变化。但也可能发生更重大的变化,从而在原本免疫力就低的人群中传播开来。我们最近在 2009 年看到了猪流感大流行。
然而,关于驱动流感突变的因素、这些因素如何与人群层面的免疫力相互作用,以及如何每年最好地对传播、严重程度和影响做出预测,我们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
当前的 H5N1 亚型禽流感(“禽流感”)已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
它已导致数百万只鸟类死亡,并传播到了包括美国的奶牛以及南美洲的海洋哺乳动物在内的几种哺乳动物物种。
在与受感染动物密切接触的人群中已有病例报告,但幸运的是,目前人与人之间没有持续传播。
虽然在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大国检测动物中的流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有相关系统来检测和应对野生动物和养殖动物中的禽流感。
未来不可避免会出现更多的流感大流行,但不一定是我们所担心的那种。
自 1997 年以来,注意力一直集中在禽流感上,当时香港鸟类的一次爆发导致人类患上重病。
但随后在 2009 年的大流行则起源于墨西哥中部的猪。
尽管拉姆斯菲尔德未曾提及“未知的已知”,但冠状病毒恰好符合这一类别。
在新冠疫情出现之前,我们对冠状病毒的了解程度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象。
这两种疾病均由与引发新冠的冠状病毒 SARS-CoV-2 密切相关的病毒所引起。
虽然在新冠出现之前,这些可能已从公众的意识中淡去,但冠状病毒被列入了 2015 年世卫组织的具有大流行潜力的疾病清单。
此前对于早期冠状病毒的研究对于迅速研发新冠疫苗极为重要。
例如,牛津小组最初针对 MERS 疫苗的研究是阿斯利康新冠疫苗开发的关键所在。
同样,此前对刺突蛋白结构的研究——这是冠状病毒表面一种能够使其附着于我们细胞的蛋白质——有助于研发新冠的 mRNA 疫苗。
未来似乎极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冠状病毒大流行。
即便它们的规模比不上新冠,其产生的影响也可能是重大的。
例如,2015 年 MERS 传播至韩国时,在两个月内仅导致 186 例病例,然而控制它的成本估计达 80 亿美元(116 亿澳元)。
现在注意力已转向“已知的未知”,使表述更清晰准确。
约有 120 种来自 25 个家族的病毒被知晓会导致人类疾病,更符合中文表达习惯。
一个例子是 黄病毒家族,其中最著名的成员是黄热病病毒和登革热病毒。这个 家族还涵盖其他几个重要的病毒,“涵盖”一词更书面、正式。如寨卡病毒(孕妇感染时可导致 出生缺陷)和西尼罗河病毒(可导致 脑炎,即脑部炎症)。
世卫组织的 疫情蓝图旨在考虑来自不同类别病毒和细菌的威胁。它把每个类别中的个体病原体当作示例,从而系统地拓展我们的理解,“当作”和“拓展”更口语化。
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更进一步,为来自关键病毒家族的 原型病原体清单筹备疫苗和疗法,“筹备”比“准备”更贴切。目标是,如果大流行由密切相关的病毒引发,能够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疫苗和治疗方法中,使表述更流畅自然。
还有“未知的未知”,或者说“疾病 X”——一种有引发严重全球疫情可能的未知病原体,调整语序,更符合中文逻辑。
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我们需要采用新的监测形式,专门留意新病原体可能出现的地方,“留意”更口语。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我们需要更广泛地看待健康问题,不能只考虑人类健康,还要考虑动物和环境。这个概念被称为“同一健康”理念,它考虑的问题包括气候变化、集约化农业实践、外来动物贸易、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侵占增加、国际旅行的变化以及城市化。
这具有重要影响,不仅关系到在哪里寻找新的传染病,还关系到我们如何降低动物向人类“溢出”的风险。这可能包括对动物和与动物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测。目前,检测主要针对已知病毒,但新技术可以在有新感染症状的患者中寻找尚未知晓的病毒。
我们生活在一个潜在微生物威胁的广阔世界中。虽然流感和冠状病毒在过去造成了大流行,但更长的新病原体名单仍可能引发后果严重的疫情。
持续监测新病原体、增进对重要病毒家族的了解,以及制定降低溢出风险的政策,这些对于降低未来大流行的风险都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