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富豪学会了适应新形势
12月6号,香港新世界发展宣布,为了响应“居者有其屋”,将以成本价(市价的5-6折)出售高品质、可负担的住房。
他们打算先拿出300套住宅单位作为试点,等到发展成熟后,再扩大规模。实用面积在28到51平米的一室至三室。
共同富裕的号角已经跨过了香江,普照了香港的皇后大道。
据说,为了推出相关方案,新世界发展成立了非营利企业“新世界建好生活”。在具体落地方案上,新世界发展煞费苦心地推出了两种方式:
超低首付,首付比例可以低至5%;
渐进式供款,买家可以先就50%的房价计算贷款,剩余50%的房价可以在10年后,一次性或分阶段还款。
有网友说,杭州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就是这样的,最低50%市场价,可用公积金和按揭贷款,剩余部分属于政府所有,有条件时可以购买剩余部分产权,变成完整的商品房。
消息发出后,有新闻说这一动作将改写香港楼市历史,让年轻人看到了买房的希望。
很难想象,这样体现政治觉悟的事情,会发生在香港的开发商身上。
上世纪六十年代,香港楼市暴跌,很多富人低价抛售土地、房产。当时,一些具有投资眼光的人判断,这只是阶段性的困难,果断买入。其中就有后来的“地产四大天王”李嘉诚、郑裕彤、李兆基、郭得胜。
五年后,香港楼市全面复苏。当时买地、买房的投资人大赚特赚。郑裕彤的新世界发展成功上市,四大天王逐渐发展成四大家族。
接下来,香港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模式。他们的经济极大繁荣的两个重要基石,一个是地产,一个是金融。
后来,香港的董先生原计划通过增加土地供应数量来解决香港居住问题,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利用十年时间解决香港住房问题,不巧的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计划就此作罢。
之后,香港的楼价一直居高不下。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顶级富裕阶层,在香港也获得了不一般的话语权。
再后来,香港的这条道路,香港房企的成长路径,一度成为了我们的学习对象。
但当下,在内地,新世界发展的同行们正在经历一场煎熬,他们以一种惨烈的方式,开始被动地践行“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当恒大、花样年、佳兆业这样的开发商,终于意识到“房住不炒”的重要性时,事情已经有些晚了,这些房企,已经危如累卵。
香港楼市依然非常坚挺,但那里的开发商显然已经意识到,形势已经发生变化,并且到了不得不采取应对措施的时候。
在政策敏感性这件事上,香港的开发商再次让内地同行们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