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扰政情 一国两制挑战大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于2日下午至西环利安大厦发放「防疫服务包」 。(中新社)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2日着防疫装备向大厦居民发放防疫包。(中新社)

离香港主权回归大陆25周年纪念日不到3个月,香港的疫情与政情却混沌未明。自2019年香港反修例抗争以来,「香港混乱、中央出手」已成惯例,但面对陆港两地深层文化隔阂的小气候,与国际新冷战格局的大气候,香港回归25年之际与往后的「一国两制」,正面对莫大挑战。

《香港国安法》实施后,自北京眼中看来,香港局势日趋平稳,大陆也准备出手整治香港贫富差距、年轻人住房难等问题,大刀准备挥向香港地产商。

一度看似平静的香港局势,自2月本土疫情大爆发以来,到底是要清零与共存,香港特首林郑月娥班子举棋不定,还发生民政事务局长徐英伟被揭发在1月疫情期间参与百人宴会,违反多项防疫规定。看着香港面对急遽增加的病例束手无策,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透过香港《文汇报》发声,强调控制疫情压倒一切,香港政府应动员所有力量和资源,采取必要措施,这等于在告诉香港,必须与中央同一步调,采取「清零」政策。

香港毕竟从1841年至1997年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采取清零后,许多香港市民怨声载道,不少人主张应该与英美同步,适度共存。这让林郑班子承受来自市民与北京的压力,于是中央援港后,林郑一下子宣布准备全市民普筛,一下又喊停,又在4月2日记者会上指出,市民须在本月8日至10日,每天做一次新型冠状病毒快速抗原测试,并称快筛安排并非强制,全民强制普筛仍在议程中待处理。

与此同时,香港特首选举提名期按理于3日展开,潜在人选却迟迟未表态,以致各种消息流窜,近日更传出选举延后一年、现届政府延任,各种消息流传。林郑在昨天低调表示,政府正按计划、依程序推展特首选举工作。毕竟北京没发话,谁都不敢先做决定。

放大到国际格局,中美对抗后,香港是作为大陆对外窗口,还是作为与美国对抗的筹码?也影响到香港的地位,近期外商批评香港防疫措施不利经商,英国最高法院正副院长,则辞任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

习近平如无意外,将于7月1日访港,相信香港局势无论如何在七一前必获控制,但「一国两制」的深层文化隔阂、在国际新冷战架构的挑战,才要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