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向荣|新质生产力开启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共创美学”
新质生产力开启
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共创美学”
继2023年9月首次提出概念以来,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成为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和海内外媒体报道热词。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1月31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高屋建瓴地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理念的提出与近年来外部环境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突飞猛进有着必然关联,是形势使然,更是时代必然。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化艺术创作领域也面临着包括Sora在内的人工智能生成视频大模型技术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改变。文艺工作者无法回避不断变革的AIGC技术席卷而来。面对科技的迭代,中国的新质生产力将迎来怎样的变化?中国的艺术创作与科技手段如何迭代升级?中国的文化创新发展如何应对新质生产力时代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如何进一步厘清文化艺术创作中的生产关系从而释放出新质生产力,寻求一种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共创美学新路径?以上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基于AIGC技术迭代根本性变革时期的紧迫性、时代性、必要性,在文化艺术创新领域要迅速回应的技术之问、文化之问、时代之问。
一
发展新质生产力,
以艺科相融的新动能
建立新的生产关系
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与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密不可分。自从2013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以信息化技术促进产业变革的“工业4.0”概念以来,人类进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智能化时代。2022年11月,人工智能研发公司OpenAI发布了一个对话型大语言模型ChatGPT,采用预训练和生成式方式构建面向对话的大语言模型(LLM),标志着生成式人工智能(AI Generated Content,以下简称“AIGC”)时代的正式降临。2024年2月,OpenAI又发布了一款名为“Sora”的人工智能生成视频大模型,能根据用户提供的文本提示生成最长60秒的逼真视频,模拟真实物理世界中的物体存在方式,并能创建包含多个角色、特定运动的复杂场景,标志着人工智能在理解真实世界场景并与之互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其主要特征是“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的崛起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构建了一个全新的创作与生产格局,这需要作为上层建筑的艺术与文化工作者深刻认识到新质生产力所带来的生产关系全新变革,即如何正确看待并适应新质生产力在艺术新科技、文化新形态、审美新品质等方面所发挥的新动能。
1.生产力的提高与生产关系的适应性问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基础,而新质生产力的出现意味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则必然要求相应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否则就会出现矛盾和阻碍。新质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能够更加灵活、包容、适应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形式,以促进生产力的充分发挥。
技术哲学家吉尔伯特·西蒙栋根据技术社会的特征提出了“集合-分化-再集合”的理论,强调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集成、分化和再集成的过程。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涌现带来了各种技术和创新,这些技术和创新通过集合和分化的过程相互影响和衍生,最终必然形成新的艺术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面临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全面到来,亟须积极寻找新的技术美学形态来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建立艺术与科技的新型生产关系。
从石器的打造开始,人类的艺术和技术的产生有着紧密的关联性。面对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到来,艺术家们需要积极寻找新的技术美学形态来应对挑战并创造新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意味着艺术家和科技工作者需要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和实践,将技术元素与艺术创作有机结合,探索出符合时代潮流和审美需求的新型艺术形式,即通过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建立起新型的艺术生产关系,主动研发AIGC新技术、打造跨界合作新业态、开辟跨领域协作新赛道,从而全面促进艺术生产方式的转型和升级,推动艺术领域朝着更加开放、创新和多元的方向发展,进而推动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和繁荣。
2.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颠覆与重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新质生产力的到来也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对原有生产关系的颠覆与重构,对于艺术工作者而言,技术和艺术是一体两面,技术的革新迭代意味着原有的创作模式被颠覆,甚至是创作工具的颠覆。
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家、设计师等人类主体的意识和选择发挥着重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技术的主体化和民主化,在重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中发挥着独特作用。随着新质生产力的涌现,艺术创作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科技的发展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和更丰富的表现形式。例如,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艺术家可以创作出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作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艺术家可以探索人机合作创作的可能性,让艺术作品更加智能化和个性化,同时也重新定义甚至创造了艺术家、技术、艺术作品三者之间的新型生产关系。
因此,艺术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技术,拓展自己的创作领域,创造出更加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艺术作品。同时,社会也亟须形成新型生产关系,促进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艺术产业的持续发展。
3.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动态互促作用
新质生产力的动能体现在与新型生产关系的互动作用,需要充分发挥并进一步解放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在人类哲学思想史上,技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重要的生产工具伴随始终。关于技术与人的关系思考,可以追溯至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所提出来的关于技术时代的人类历史处境问题的探讨。法国哲学家、马克思主义者斯蒂格勒始终认为,在漫长的人类进化长河中,人的行动即是技术、人与技术始终协同发展,而现代社会对人造成的诸多异化问题,也需要置于技术为中心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中寻找解决之道。在他看来,艺术提供了一条回应社会压力的美学革命道路,应建立一种艺术与技术的共生关系,21世纪的艺术家应肩负起重大责任,需要利用各种高级技术形式的艺术引导大众走向艺术精神高地。
AIGC技术的诞生,作为新质生产力为艺术创作和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创新驱动着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可能无法适应新技术的发展,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则使得文化艺术创作和传播更加高效和便捷,同时也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升级和优化,这需要我们以动态、辩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之间的互动作用。在笔者看来,遵从“美的创造”原则的艺术创作,尤其在东方美学立场上着眼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互促互进关系,最终会建立起“技术、艺术与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二
激活新质生产力,
以人机协作新业态
打造艺术创作的“共创美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新质生产力促进了文化艺术生产关系的重构,为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面对AIGC的机遇与挑战,我国自然科学界、社会科学界与人文学科领域,应积极通过理论与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指示和要求,根据中国科教文卫等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现实问题,利用AIGC新技术、发挥AIGC的创新优势,主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机遇,努力开拓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新质生产力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是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突破所产生的根本性成果,这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凝聚了党领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深邃理论洞见和丰富实践经验,也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历史语境。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艺术创作及其美学特征可以分为以人工美学为主要特点的艺术创作旧媒介时代、以数字美学为主要特点的艺术创作新媒体时代,以及新质生产力所提出的“共创美学”这一艺术创作的人机协作时代。
1.人工美学:艺术创作1.0旧媒介时代
在艺术创作1.0的旧媒介时代里,主要以人工美学为显著特征,体现在以人工制作为主、技术为辅,重在展现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所谓旧媒介时代,指的是以人工美学为主,自史前文明到20世纪本雅明的“灵韵消失”的印刷媒介出现之后、计算机技术带来之前的时代。这一阶段最为漫长,例如传统书法艺术、手工绘画、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理石雕塑等等,艺术家往往通过自己的技艺和感悟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作品的价值始终与艺术家的个人能力和技巧的熟练掌握程度密切相关。
旧媒介时代的艺术创作强调了手工艺术的传统技艺和审美追求,但也深限于传统媒介的单一性。由于手工制作的过程受到时间、空间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艺术作品的创作周期较长,传播范围和受众群体也相对有限,艺术家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作品的制作上,而作品的传播和推广也需要依赖有限的传统渠道,因此很难实现大规模的传播和影响力。
2.数字美学:艺术创作2.0新媒体时代
在艺术创作2.0的新媒体时代里,主要以数字美学为显著特征,这一时代以数字技术为主导,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艺术创作的主要工具和媒介。
自计算机发明以来,数字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艺术创作的形式,涌现出了诸如视像艺术、网络艺术、电子游戏艺术等新的艺术形态。在数字时代,艺术创作的主要特点是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人工制作,艺术家们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和互联网平台,创作出更加丰富多样、形式多变的艺术作品。通过数字化的手段,艺术家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想法,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性,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和可能性。
数字美学的出现极大地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形式和内容。视像艺术以视频、影像等数字媒体为载体,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网络艺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交互和展示,打破了传统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交流和分享;电子游戏艺术则将游戏与艺术相结合,通过互动性和沉浸感带给观众全新的艺术体验。
在数字时代,计算机技术不仅仅是艺术创作的工具,更成为了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艺术家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实现创意的表达和呈现,同时也激发了其对于艺术形式和媒介的不断探索和创新。数字美学开启的艺术创作2.0的新媒体时代,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多样化、自由化和开放化,同时也促进了艺术创作与科技、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和互动。
3.共创美学:艺术创作3.0新质生产力时代
AIGC的到来,标志着艺术创作3.0的新质生产力时代,该时代主要以人机协作为新模式,这一时期以“共创美学”为主要特征,突破了传统艺术创作中人类独立创作的模式,而是将人类与人工智能算法作为平等合作者共同参与艺术创作的过程。
人机协作的共创美学时代,标志着新质生产力重构了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新型生成关系的形成。这种人机协作的新型生产关系主要特点在于,人类不再是单独的艺术创作者,而是与人工智能算法共同完成。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立春》这个仪式节目上,就是通过虚拟生成影像若干方案,最终由导演和组织者确定再交给执行导演去呈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人机协作的案例。人类可以基于算法技术进行调试和指导,让计算机自动生成艺术作品。在这种新的创作模式下,技术(人工智能)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作为一个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合作者,与人类艺术家共同创作艺术作品。
在此,共创美学的出现使得艺术创作变得更加开放和多元化,通过人机共同创作,艺术作品可以融合人类的创意和想法,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的计算能力和创造性,产生出全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人类与人工智能算法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探索艺术的边界和可能性,从而产生出更加富有创意和想象力的作品,不仅促进了艺术创作的创新和发展,也为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合作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范例和思路。
在艺术创作3.0新质生产力时代里,人机协作的共创美学主要体现在人类如何基于已有的知识背景和观念创造对于AI进行投喂的训练机器、AI根据自主学习之后为人类提供其所需要的内容生成、人类如何在优化决策的层面进行精修与进一步调试,最终和AI共同创作出艺术作品。
例如,艺术家可以使用AIGC技术生成艺术品,如生成画作、音乐和电影,著名艺术家蔡国强用他自己的原始材料库,培育出他的人工智能“cAItm”来拓宽艺术家想象力的边界。2017年起,张艺谋导演的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完成了人与激光、人与机械臂、人与iPad的交互性尝试,为舞台艺术传统带来颠覆性的影响力。在伦敦上演、获得较高评价的音乐剧《超越藩篱》(Beyond the Fence)就是由算法创作而成;索尼计算机科学实验室人工智能程序创作的披头士音乐风格的歌曲《爸爸的车》(Daddy's Car)也颇受好评,美国艺术家萨蔓莎·基利·史密斯就通过人机协作的方式与AIGC(Midjourney人工智能绘图软件)合作创作了一幅名为《敬畏的边缘》(On the Edge of Awe)的油画作品。
随着Sora生成视频技术的问世,在未来,或有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利用AIGC完成人机协作来生产电影短片、广告营销、社交媒体展示,共创美学将覆盖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智能化教学、语音识别技术、智能化作业批改、虚拟教师、虚拟教研室等,充分发挥AIGC作为新质生产力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艺术与教育等各领域具有的极大发展潜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
可见,AIGC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全面到来标志着经济发展进入全新阶段,以科技创新和高效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也大力推动着新技术革命语境下艺术创作3.0时代里人机协作“共创美学”时代的全面来临,艺术与科技相融合作为必然趋势,新质生产力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人类文化和科技的共同进步。
三
解放新质生产力,
以共创美学新模式
探索文化强国中国式现代化路径
新时代以来,整个世界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既标志着人类社会从此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起点,又是新时代语境下的中国开启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科技机遇与挑战。这亟须社会各界不断调整新的生产关系,围绕创新驱动的体制与机制变革不断打造新型生产关系,以寻求中国式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面对新质生产力的时代语境,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科技融合创新中心多年来一直探索如何发挥全艺术学科优势,寻求艺术与科技相融合的各应用型术科专业协作发展,提出新质生产力时代的“共创美学”内涵:共生、共享、共融,旨在避免技术恐慌,提出中国应积极利用AIGC技术特点,进一步解放生产力,以共创美学新模式探索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领域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
1.赋权人民艺术创作,打造共生式媒介新生态
在新质生产力的语境中,人机协作新模式下的共创美学,首要内涵要素是“共生”概念,即如何有效利用AIGC技术,将艺术创作的权力“归还”人民、赋权大众,普遍提升人民艺术素养,进而打造共生式媒介生态,最终实现艺术创作的人民性价值。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普及,艺术不再是精英阶层的创作与品鉴特权,而是大众化普及教育的一种必要审美形式。在艺术创作1.0时代里,机器、技术是相当稀缺的艺术创作媒介,并且传统观念认知中的作者、受众、作品、评价者等艺术界机制也仅是高等教育背景的专业人员的专属。例如,最早只有影视技术的专业人员才拥有拍摄、剪辑的技术,只有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的文化工作者才有权评判文艺作品。但在艺术创作2.0时代里,随着便携式DV机、智能手机等新技术和艺术创作媒介的普及,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便捷的数字软件剪辑视频、记录上传自己的生活,也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发表对大众文艺作品的看法,新技术的发明与普及使艺术创作逐渐赋权于普罗大众。
而到了艺术创作3.0时代,即AIGC全面到来的今天,人机协作艺术的共创美学可以实现概念和行为艺术家约瑟夫·博伊斯所说的“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论断。技术哲学家斯蒂格勒也将希望寄托于数字新技术,认为技术的福利在普及后必然会消失,但人类应积极主动思考如何与技术共生,这需要每个人都使用技术并参与艺术创作,从而弥合艺术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也就释放了艺术创作的内驱力,使得任何人都有能力、有权力、有可能进行艺术创作,这是在艺术创作层面实现人民性文艺价值的重要技术基础。
我国艺术院校不仅不能墨守成规,相反,其教学方式和人才培养应大力引进AIGC的技术应用与美学理论建构。当AI可以胜任艺术家的常规技能工作时,则意味着一大部分平庸的艺术创作有可能、有必要被机器所取代,人类对于机器训练的主动性与自主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艺术创作的人民性价值,体现在恒定的艺术创造权力将从艺术家手中分权出来赋予人民,任何艺术创作将不是、也从来不是艺术家的专属,AIGC赋权大众突出了艺术创作3.0时代的共创美学特征的人民属性,并有助于大众艺术审美素养的普遍提升,实现整体艺术创作与素养的双向传播,打造“艺术家=人民?艺术作品?艺术素养”的动态、良性的媒介生态,借助AIGC实现人民性文艺的创作与审美价值。
2.赋能教育公平,打造共享式智慧教育新模式
AIGC人机协作模式下的共创美学第二个内涵,在于赋能我国教育公平的“共享”概念,通过艺术、教育、科技三者有机融合,打造共享式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积极发挥新质生产力的新优势,以提升全民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IGC时代的到来对于数字时代社会教育和经济发展具有较为可观的正面意义,可以有效赋能教育公平和社会发展。AIGC可以通过机器训练的方式“复活”梵高、毕加索、齐白石等中外艺术大师的作品,从而赋权人民艺术创作,同时也可以赋能出于各种客观条件限制而未能接受教育的群体。艺术创作3.0时代的共创美学应用,可以为缺乏优质师资、硬件设备和教学环境的我国老少边穷地区的学龄儿童提供必要的艺术培养与训练,通用互联网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再加上当地政府和教育机构自上而下的支持,从而使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地区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教育资源。
与此同时,AIGC的技术发展与社会普及,也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数字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优化升级,激发行业增长的内驱力与自主创新能力,以实现中国社会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跃迁。
AIGC对教育行业的参与和融入,有助于赋能社会教育公平,打造一个“艺术+科技+教育”的艺、科、教相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链路,建设共享式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以推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全面发展。
3.赋源中国文化样本,创建共融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范式
AIGC人机协作模式下共创美学的第三个内涵,在于“共融”这一终极目标,即朝向AIGC海量数据库中大量投喂中国文化资源,以更开放、包容、自信的精神面貌回馈英语世界,从而创建共融式人类命运共同体。
由于目前AIGC资源池里的数据和样本大多来源于英语世界,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以西方文化为主体的单一文化与单向度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亟须中国科技工作者、文化艺术与教育领域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到AIGC的数据库训练之中,投入更多的中国文化资源,增加更多的中国不同领域的样本和数据,融入AIGC的大模块数据池中,体现东方文明成果的璀璨与辉煌。
在此意义上,中国应将自身定位为训练者、教育者、协作者,在西方国家的英语世界掀起的AIGC浪潮下,以更开放的姿态积极应对挑战,将东方美学的中国文化样本以更开放的心胸开源于AIGC的数据库之中、汇入整个人类文明的大海,着眼于创建共融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的全球文明倡议,建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新范式。
4.焕发新质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第五部分进行统筹部署,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是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面对AIGC的机遇与挑战,根据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路径的内在需求,我国有必要在理论与应用层面全方位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度理解新质生产力对文化艺术创新的重要指引,从而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强国而努力。
“共创美学”的数字生产力结构化发展模式,不仅是基于艺术与科技相融合、教育与科技相融合的21世纪人工智能时代特征的描述,更是在AIGC来临之际,我国相关行业和国外科技公司相比具有一定差距的技术前提下,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未来发展的设计。人机协作模式的共创美学,旨在共生、共享、共融的三大核心概念支撑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注入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艺术创造力也是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共创美学”理念的提出将助力落实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如何统筹部署教育、科技、人才,充分发挥艺术科技融合的“共创美学”新质生产力价值,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代文艺创作者和教育者的时代命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充分发挥、激活、发展新质生产力,利用AIGC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创造发展我国文艺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形成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生产力格局,以推动艺术高质量发展、文化高水平创新、人类高品质生活而迈进。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中国文联特约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北京师范大学)基地主任
中国文艺网新媒体
来源 | 中国艺术报微信公众号
编辑 | 于欣悦
点个“在看”,共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