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森山守护手绘温度

电影看板画师森山。(本报资料照片

「只要想画,总是有办法。」同样习惯在风中作画,现年74岁的电影看板画师谢森山,数十年来从没有一天放下画笔,年轻时为了更上层楼,竟从桃园脚踏车台北西门町,用手电筒照着电影街的看板摸索研究,彻夜未眠,如此不断精进,不但闯出一片天,更被文化总会列为台湾工匠人之一。

谢森山1946年生于台中,后搬迁至桃园,小时候经过桃园大庙景福宫」旁的「小西门町」,看到戏院前的手绘看板,总是流连忘返,心想:「如果这些看板是我画的该有多好。」从此立志当一个电影看板画师,15岁进入东方广告学徒,开启长达半世纪的风中画师之路。

也是谢森山有天份,别人3年4个月才能出师,他竟然2年就出师,独挑大梁,当时的电影看板由数块180公分见方木板组成,有时会用到20片以上,画师必须先在板上打格子、画轮廓分色,最后再依原图绘制。谢森山说,这些基本功多半没多久就能熟能生巧,差别就在立体感人物神韵的掌握。

光影最重要,光影的细节不足,连衣服看起来都会软趴趴,色彩也出不来。」谢森山说,电脑输出也许精确无比,比真实还要真实,但手绘的笔触就是不一样,「那个温度及感受,是电脑无法取代的。」

谢森山至今难忘17岁那年,和师兄两人从桃园骑着脚踏车到西门町,然后拿着手电筒照着电影看板,分析台北画师的风格特色,好几个晚上如痴如醉,一点都不想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