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武夷山有雨神角蟾

一位摄影爱好者拍摄武夷山大峡谷。(新华社资料照片)

浙江沿海发现海洋昆虫新物种「中华二叉摇蚊」。(取自中新网)

云南腾冲曾发现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的腾冲掌突蟾。(新华社资料照片)

最近南京林业大学、南开大学与台州大学不约而同发表新发现的2个物种,其一是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发现广义角蟾属的新品种「雨神角蟾」,其次是生活在浙江沿海的中华二叉摇蚊。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外籍教授凯文.梅辛杰博士等人在武夷山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发现广义角蟾属的新品种「雨神角蟾」,是武夷山地区50多年来首次发现蛙类新种,并已鉴定得名,相关研究已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期刊《动物分类Zootaxa》上发表。

角蟾目前有84个物种

研究人员指出,角蟾是一种形如蛤蟆的两栖动物,分布于大陆南方(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等地)和印度东北部、东南亚等地;广义来说,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角蟾科,近年陆续发现新种,目前已有84个物种。

研究人员指出,雨神角蟾背部皮肤的纹路与其他角蟾差别很大,肩部为棕背部的纹理更接近「Y」型,且体型较小,一般不超过35公分,身体圆胖,鸣叫声急促,好像裁判吹的哨音,鸣叫频率明显比淡肩角蟾和挂墩角蟾要慢。

至于大陆生物研究团队在浙江沿海发现海洋昆虫新物种──中华二叉摇蚊,则是海洋生态的重要大事。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晓龙博士表示,中华二叉摇蚊最早由浙江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齐鑫于2012年在舟山群岛的西闪岛上发现,此后多次在台州三门县的海水养殖鱼塘里大量发现,基于分子系统学研究,归为二叉摇蚊属下面的新物种,双翅目、摇蚊科。

为了适应海洋环境的生活,中华二叉摇蚊的形态特征、运动方式,以及生活环境都与已知的摇蚊科种类差异很大,最大的特色是这种摇蚊虽然具有退化翅,却已丧失了飞行能力,只能在水面滑行。

海水鱼、青蟹饵料

林晓龙推测中华二叉摇蚊形成可能在1900万至2900万年前,其祖先类群适应海水生境,产生出特异性的形态结构以应对恶劣的海洋环境。

齐鑫表示,中华二叉摇蚊每年出现在夏初或早秋,大规模羽化期大约2周,推测它的幼虫能在海水中生活,是理想的海洋水产经济动物(如海水鱼、青蟹等)的开口饵料。

这项研究已发表在国际知名的动物学领域Top期刊《Zoologica Scripta》,研究团队未来对该新物种作进一步研究。

小灵通 摇蚊

摇蚊不是会叮咬人类的蚊子,而是泛指双翅目摇蚊科(学名Chironomidae)的物种,是十分常见、耐受性极强的水生昆虫,以水中浮生物为食,目前有223个属,分布在世界各地,已知逾5000种,数量众多,占底栖无脊椎动物总数的半数以上,是对淡水水域生态平衡和养鱼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昆虫。摇虫的幼虫可作为多种经济水生动物的生物饵料,特别是在鳝苗、蟹苗的培育及稚鳖的饲养已有大型养殖。(廖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