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医生:「胡某宇自杀」始末,这3点务必重视!

就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胡某宇失踪事件一案,官方定论系自杀。

在他留下的一支记载着「清晰自杀意愿」的录音笔中,有这样一句话:「现在我好想去死,感觉已经没有意义了。」

我们痛心哀悼,但更希望大家注意到:

青少年自杀成因是复杂的;

识别早期身心异常信号十分重要;

以及当我们谈论自杀,我们更应关注「谈论」本身可能造成的影响。

据世卫组织资料显示,在全球范围内,自杀是15-19岁人群的主要死亡因素之一。

而在中国,自杀也是导致15-34岁年轻人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青少年自杀率已经位居全球第一,自杀已经成为我国青少年排名第二的死因,仅次于意外事故造成的死亡。

数据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所发布的《中国儿童自杀报告》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0万名儿童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分钟就有两人死于自杀,八人自杀未遂。

据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发布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每5个中学生中就有1人曾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超16%的学生都有轻生念头,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

显然,TA们遭遇了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走出的困境,而造成困境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

官方发布的胡某宇心理刻画内容,比较清晰的告诉了我们青少年自杀的内外部原因:

最终,胡某宇出现明确的厌世情绪,选择轻生。

由此可见,自杀的原因是复杂的,并非某一种单一因素造成的结果。

悲剧的发生往往是偶然中的必然。

没有人会突然看破生死,这只是各种身心问题和应激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遇到了引爆点所做出的冲动决定,人格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更是如此。

•难以获得成就感甚至出现暴力的校园环境

•幸福感缺失或无法提供支持的家庭环境

•充满网络暴力和鼓吹丧文化的网络环境

负面的环境犹如促使悲剧生长的土壤,即便没有滋生出自杀的果实,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成长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长期处于负面环境中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以抑郁症为例,据中国精神卫生调查显示,我国成人抑郁障碍终生患病率为6.8%,其中抑郁症为3.4%,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9500万。

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有研究认为,成年期抑郁症在青少年时期已发病。

当青少年长期处于负面环境中,心理问题持续出现,同时缺乏合适的情绪发泄渠道,环境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心理支持。

如遇到特殊的应激事件,就很有可能会酿成悲剧的发生。

被师长批评、成绩下降、与人产生矛盾、遇到暴力事件等,这些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但并不是所有悲剧都不可避免,调查显示,80%的人在自杀前,都明确表达过自杀意愿。

如果我们能对自杀者的行为和言语多一些观察,对他们自杀前的特殊表现多一点了解,就能阻止自杀发生。

自杀的发生并非一蹴而就,一般认为有自杀企图、自杀观念、自杀计划、自杀行为四个交织发生的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判断青少年是否已经出现自杀企图。

当观察到他人的身心异常,千万不要忽视、怀疑、指责或讽刺。

1、建立沟通:如果可以的话,安排足够的时间私下交流,建立融洽的沟通。

2、询问想法:在恰当的时机询问对方,是否有自杀的想法(一般情况下,询问想法会让TA们感受到被理解)。

3、询问计划:如果对方给予肯定答复,询问是否有自杀的计划(如果TA的计划详实,并在近期就 打算执行,如果可能的话,消除自杀机会后,马上寻求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4、给予支持:无论对方是否有具体的计划,都应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充足的陪护,避免其独处,并择机及时寻求精神科医师、心理治疗师的帮助。

我们应该意识到,当自杀事件被广泛谈论的时候,对于有自杀倾向或已经具备自杀计划的心理疾病患者们,可能出现较大的负面影响。

当我们与朋友交谈或在网上发表评论时,任何一句看似轻描淡写的「好脆弱啊」、「就这」,都可能给拥有自杀念头的人带来更深刻的羞耻感和无望感。

当我们传播自杀者的遗书、照片,尽可能还原自杀的场景、细节时,都可能促成一些正处在困境中的人自杀意念加强、自杀计划完善。

我们应避免对复杂的自杀事件简单归因。例如 :TA自杀是因为抑郁症,TA的自杀是父母造成的。

简单归因会造成诸如「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父母皆祸害」等不当认知。

我们不应发表美化自杀的言论。例如:TA做了我们没勇气做的事情,TA去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相比渲染不可避免的悲痛,我们更需要跨越困境的方法和帮助生者的智慧。

我们更不能将自杀的行为正当化、正义化,认为是「被迫的」,「无奈的选择」,这可能会让正处在痛苦之中的TA,倾向于用错误的自杀手段结束痛苦。

没有人不贪恋生之美好,没有人是真的想选择死亡。

身心痛苦固然难以独立超越,但更折磨的是孤立无援。

「别放弃更多的可能性,我正在关心你」,一次恰当的,微小的关注也许就能改变TA们的命运。

审核医生:彭旭

责任编辑:刘岩

插画:刘岩

免责声明

本科普文章之目的是提供普适的健康信息,内容均为科普知识介绍,不含有推荐、证明等广告属性。科普内容不能代替任何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案,如有需求请您及时就医。作为科普文章,本文中如出现极限词,为医生临床经验中的个人认识或学界共识,是希望读者能够认识其客观重要性的表述,无广告属性。

如对这篇科普文章有任何建议,或对文中来自网络未能找到出处的图片有版权异议,请发邮件至安忻品牌部:tangsj@axnslee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