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涨,暗藏玄机!
11月15日,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全球关注。
没想到,第一份合作声明就是关于碳中和的,新闻说——
“中美两国决定启动“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开展对话与合作,以加速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气候行动。包括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和资源利用效率、低碳可持续……等”
细细想想,既是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
碳中和问题,向来是美国民主党的关注话题之一,也是我国近年来在力推的政策。
两国政府难得有交集,当然要把握机会,达成一些合作。
因此,今天新能源相关板块大涨,能源金属、光伏设备、电池、风电设备等的预期都改善了不少。
但远水,难解近渴。
君临认为,新能源相关板块目前大部分仍处于产能过剩的下行周期中,短期内还没有到反转的季节。
光伏在上周的文章中,已经分析过。
今天聊聊锂电和风电。
从需求端的角度来看,虽然今年国内9-10月份的新能源车销量在回暖。
10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8.9 万辆和95.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29.2%和33.5%,环比分别增长12.5%和5.75%。
看起来形势不错,但问题在于,海外增速在放缓。
10 月,欧洲主要七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7.3 万辆,同比增长4.6%,环比下滑15%;
美国方面,新能源乘用车销量11.8万辆,同比增长35.4%,环比下滑12.5%。
欧美增速放缓,直接拉低了全球动力电池的景气度。
到年底,各大车企为了完成销量目标,降价冲量,价格战杀得飞起,对锂电上游的压价会更厉害。
明年一季度,车市进入淡季,业内预计终端需求将环比下降20%-30%,届时将进入锂电行业最冷的寒冬。
供给方面,21-22年开工的项目在今年陆续产能落成,导致今年的供给严重过剩,价格战此起彼伏。
这是锂电板块今年大跌的主要原因。
到如今,新项目的落成高峰虽然已经逐渐过去,但过剩的局面依然在困扰着全行业。
一般认为,到明年Q2,随着海外需求增速回暖,叠加中国继续维持较高增长,逐步消化掉过剩的产能,锂电行业才能真正迎来反转时机。
按业内预测,今年的全球电车销量为1416万辆,明年预计增长25%,达到1764万辆左右。
其中,中国增长23%至1136万辆,欧洲增长19%至370万辆,美国增长38%至220万辆。
因此锂电的投资,明年会有大机会,但现阶段还需要谨慎。
不过,风电的拐点已经提前到来了。
风电和锂电不同,前者由G端(政府)需求决定,后者由C端(消费者)需求决定。
G端模式的好处是,政策上往往会“逆周期发力”,在经济景气度最低迷的时候,让该行业充当稳增长的工具之一。
最新的产业链调研显示,近期风电大项目陆续上马,这个行业又要热起来了。
看几个招标信息:
11月1日,华能集团发布《华能玉环2号海上风电项目EPC总承包招标公告》,总规模504MW。
11月2日,华电集团发布《广东华电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项目招标公告》,总规模500MW。
11月2日,上海市深远海海上风电首期示范项目1.3GW,公开招标供应商。
11月3日,华润连江外海海上风电项目招标风机及塔筒,建设规模700MW,总投资80.48亿元,要求在2024年9月30日前完成风机供货。
进入11月以来,规模500MW以上的大项目招标公告络绎不绝,相当热闹。
我们看行业数据:
2023年1-9月,我国风电招标规模同降19%,其中3Q23招标同降26%。
在23年第三季度国内风电招标量18.6GW中,新增陆风招标达17.1GW,同比下降25%,新增海风招标达1.5GW,同比下降34%。
整个第三季度,海上风电的招标规模也只有1.5GW。
而现在,11月前三天,发布的风电招标合计规模就已经达到了3GW,超过了第三季度一倍。
反转信号可以说是相当明显了。
近期风电政策得到高层加码,还体现在分散式风电的松绑上。
2023年10月24日,国家能源局发布通知,宣布分散式风电全部豁免电力业务许可证的审批。
这意味着,从此以后开发分散式风电,审批难度大大降低,市场积极性将大幅度提升。
过去我们讲风电,经常提起的是陆上风电、海上风电,但很少会提到分散式风电。
什么是分散式风电呢?
分散式风电与分布式光伏的概念类似,优势在于更靠近用电负荷中心,一般不需要大规模或远距离输电,因此输电成本更低。
但分散式风电过去受到政策抑制,主要原因有两点——
第一,盈利能力较弱。三北地区风力资源好的地方都会优先上马集中式风电,所以留给建分散式风电的地区,主要是中南部风力较弱的村落。
第二,社会问题较多。和分布式光伏安装在屋顶不同,分散式风电规模更大,因此会涉及到耕地红线,环保生态要求,军事要求等各种问题,导致审批流程繁琐。
现在,忽然又受到政策重视,主要原因在于——
陆风资源有限,风力最优质的地区经过几年大规模开发,正逐渐见顶。
现在的政策重点是,一边大力推进海风建设,一边试图简化审批流程,让分散式风电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下一个接力棒。
毕竟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陆风、海风、集中式、分散式,都是要搞起来的。
从三季度财报来看,虽然受到三季度风电招标下滑的影响,风电产业链各环节龙头大多还是业绩下滑。
但其中有一些环节,已经提前出现环比向上的迹象。
比如明阳智能的海上风机出货翻了两倍,运达股份的Q3业绩环比提升38%。
塔筒/桩基环节,得益于出口业务带来的额外增量,泰胜风能和天能重工的业绩环比分别+18%/+325%,是表现最出色的环节。
海缆环节,东方电缆的三季报虽然惨淡,但却是未来最受益于海风招标爆发的环节之一。
轴承环节,新强联 Q3业绩2.4亿,环比翻倍增长,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提升了,主要原因是高端轴承产品放量所带来。
整体来看,风电将是新能源几大板块中最先反转的行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