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填补兵荒 义务役转志愿役充兵源

首批1年期义务役男,近2成转服4年志愿役。图为新兵训练。(本报资料照片)

国军闹兵荒,国军主战部队编现比大幅降低,1年役期义务役的新兵,遂成为锁定的招募对象。今年第一批1年役期新兵,有近2成转服4年志愿役,比例高得不寻常。民进党在总统大选前,怕流失选票,一再强调1年期役男主要分发于守备部队,而非主战部队,也不会上战场。但主战部队闹兵荒,军方还是藉招募巧门,填补主战部队偏低的编现比。

国防部日前得意地说,1年期义务役在今年1月25日第一梯次入营,计有655员,转服志愿役有117员,转服率高于去年同期4个月常备兵役军事训练的比例,代表国军福利好,年轻人愿意从军。

这个说法似是而非。事实上,国军招募单位已锁定1年役期的新兵,因为这些入伍新兵才18、19岁,没上大学,部队「技巧性」的管教操作及同侪效应下,较容易签下志愿役约。所以新训营利用「主官时间」安排招募宣导,在国防部公开的1年义务役8周课程中,并无此一课程。

国防部说,1年义务役新兵转服率高于去年同期4个月常备兵役军事训练的比例,这也是话术,因为军事训练役有很多大学或硕士毕业的新兵入伍,已较成熟,退伍后工作机会也多,再转服志愿役的人自然较少。军方内部也知道,这3年是招募义务役男转志愿役的最好时机,等到4年后,大学毕业的1年期役男开始入伍,2成的高转服率恐难再现。

以第一批1年期义务役655员为例,转服志愿役有117员,这些新兵自是分发到主战部队,另外的538员分发单位,国防部并未公布;即便多数分发到守备部队,可以想像,这批没签4年约的士兵,还是会一直盯着,守备部队若有招募业绩压力,可以有很多设法提高转服率的方式。

另外,就算坚持只当1年兵的人,站在军方立场,战斗部队才是主战兵力,有义务役兵源可以填补,虽只是服役1年,军方又怎可能不动念想办法争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