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故乡鹿港 辜显荣兴建大和洋楼

「鹿港民俗文物馆」是辜显荣的故居,1913年兴建时称为「大和馆」,融合西洋各时期特征的洋楼,规模宏伟,还有小总督府的别称。(本报资料照片)

大和洋楼的人与物:鹿港民俗文物馆创立50周年专刊(山谷文教)

大和洋楼完工于1919年,当时辜显荣的事业重心已经移到台北,辜家人分两地居住。住在鹿港的是:元配陈笑女士(福兴乡外埔村人)和三位女儿(敦治、注治、津治 ),长子孝德(长兄之子,领养),二子皆的(领养,夫人池田君子kimi,孙濓贞、濓清),三房张悦(育四子岳甫、媳妇辜颜碧霞,孙濓松),五房黄宝。居住台北的主要是二房翁富(育三子斌甫,领养)、四房施过(育五子振甫)、六房岩濑芳子(育六子伟甫、七子京生、四女秀治、八子宽敏)。

既然事业重心在台北,大稻埕新宅第(注:1920完工,占地约500坪,前面二层楼,后面三层楼,建筑面积约900平方公尺,位于现今台北市环河北路一段,现今样貌与初建原貌,略有修改)也正在规画兴建,辜家在鹿港的中山路古厝也有足够空间供鹿港家人居住,为何还要在鹿港兴建大和洋楼?

大和洋楼开始兴建的年代推测约为1915年,因为1913年台北总督官邸完工,1915年台北总督府主体工程举行「上栋式」;在此之前,辜显荣于1900年被任命为全台「官卖盐商组合长」,1906年被授以「勋五等双光旭日章」,1909年获选为台中州厅参事,1914年取得台中烟草专卖权,并参与专供台湾人就学的「台中中学校」之创办。此时的辜显荣在政商两方面都顺风顺水,兴起衣锦还乡之念头。他看到日本人兴建的「总督官邸」是如此的豪华别致,与传统华人建筑完全有别,眼界大开,遂就近找兴建台北总督官邸或台湾总督府的匠师承包,回故乡鹿港盖一栋华丽雄伟,洋派十足的洋楼。一则展现其心系故乡及台湾人情怀,二则彰显其社会地位,自属合情合理的当然之举。

辜宽敏2019年12月7日上午在文物馆举办洋楼百年庆典时,据当日民视新闻的录影,辜宽敏叙说当年父亲盖这栋洋楼的心情是:「虽然台湾在您们日本人的统治之下,但是我们鹿港、我们台湾人还有这个魄力,盖这款的房子让您们看看。」12月8日联合报也刊登辜先生当日类似的谈话,其要点为:「当时是日本时代,辜显荣要展现出台湾人的魄力,盖间厝给日本人看;所以聘请顶尖匠师,用最好的建材,盖出日本大正风格的洋楼。」

辜鸿铭(1857-1928)祖籍福建惠安,学贯中西,通晓五种洋文,有「闽南才子」之誉,曾任满清政府外交部侍郎、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称辜显荣为族弟,他的祖先发迹于马来亚的槟榔屿。1924年辜鸿铭赴日本东京大东文化协会讲学,辜显荣借机邀请辜鸿铭来台游历,并曾在鹿港私塾讲学,还与鹿港乡绅多有交往,包括洪月樵先生(立法委员洪炎秋之父)。现在鹿港民俗文物馆尚留有辜鸿铭与辜家合照,另有两幅「暗然日章」和「孝友」,即为辜鸿铭之墨宝。

辜显荣对于这位名满天下的族兄,极为礼遇,特别请鹿港街上的摄影师在大和洋楼前,率领全部家族与辜鸿铭摄影留念。1924年冬,台湾游历行程完毕后,辜鸿铭搭船由基隆回东京,辜显荣指派他的内侄,也就是后来成为辜家二女婿陈栈治,负责一路服侍到东京。同船的鹿港同乡之一就是洪炎秋,那时洪炎秋要去北京大学读书,走的路线是经由基隆坐船到日本九州的门司,辗转再坐船到韩国的釜山,换乘铁路到中韩边境新义州,再由沈阳到北京。(三之三;摘自《大和洋楼的人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