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大附中学生发现小天体获命名「烛龙」

中央大学主导的国际「泛星计划」,发现比海王星还远的小行星,是全球首次由高中生发现海王星外的太阳系星体。(中央大学提供/林欣仪台中传真)

5年前参与发现小行星的兴大学生团队。(校方提供/林欣仪台中传真)

台中市兴大附中学生参加中央大学主导「泛星计划」,5年前分析相关影像、搜寻未知天体,果然发现一颗比海王星遥远的小行星,是全球首次由高中生所发现、海王星外的太阳系天体,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讨论、并开放学生投票,该星体确定命名为「烛龙」。

小行星的发现要回溯到2014年,兴大附中指出,当年发现的学生薛竹珺、纪政杰、林筠皓及谢昕?、何艾玲等人都即将大学毕业,他们利用软体找出移动天体的方式,从中发现这颗大小约200公里、与太阳距离约为地球距太阳56倍的半人马小行星,其游走于内、外太阳系间,以距离来说比海王星、甚至冥王星还远,初估绕行太阳一圈需420年。

学生们发现星体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先暂时以编号称谓,经多年轨道验证、讨论命名规则后,决定交由发现者命名,学生们就此展开讨论、提出几个名字,由兴大附中学生于2017年9月票选,国际天文学联盟近日确定接受学生投票得出的天体名为「烛龙」。

为何取名为「烛龙」?校方说,烛龙是《山海经》中叙述的「红色妖神」,其为人面、蛇身,且张闭眼间就控制了日夜、吸吐气则控制冬夏,它发出的火焰更照明九幽重暗。

其实,在当初命名时,包括「凤凰」、「妈祖」、「弥勒佛」等神话故事中的神祉或人物,都曾被学生热烈讨论,最后由「烛龙」脱颖而出。目前就读台大地质系、曾参与发现行星的何艾玲说,至今忘不了在萤幕上寻找移动星点的辛苦,很高兴贡献了这个发现,未来希望再续小行星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