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之父 美教授塞勒获2017诺贝尔经济学奖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是芝加哥大学的塞勒教授。(图/芝加哥大学)

美国经济学教授理查塞勒(Richard H. Thaler)荣获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1945年生于美国纽泽西东橘市。塞勒教授被称为「行为经济学之父」,善于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人们不理性消费的主因,他的理论整合了经济学与心理学。他的贡献在于建立了经济学与心理分析或个人决策之间的桥梁。

现年72岁,塞勒教授曾经于2009年来台宣传时报出版的《推力》(Nudge) 。塞勒目前已有中文版的著作是《赢家的诅咒》、《不当行为》、《推力》。

塞勒教授的中文版著作《推力》封面。(图/时报悦读网)

塞勒在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获博士学位,目前于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任教并担任该校詹森管理研究院(SC Johnson School of Graduate Management)的研究工作。

他曾经荣获芝加哥大学布思商业学院拉尔夫和多萝西凯勒杰出服务教授,同时他也是行为金融学最知名的理论家之一。

塞勒与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美国经济学家席勒(Robert Shiller)同样研究行为金融,亦曾与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以色列心理学家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合作。

塞勒发现在个人消费行为上受理性影响与个人意志的成份非常有限,反而是大部份受社群偏好来形成消费者的决定。这些消费者的行为模式决定了市场行为。

塞勒理论中的有限理性决策模式发展出个人心理会计理论,阐述了人们如何将复杂的经济决策系统进行简化后以决定消费行为。他还提出退休金储蓄行为可让人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传统的西方经济学建立在人的经济行为「完全理性」的假设基础上。人能计算并创造性地为自已追求最大利益。但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此种传统经济学说在一些理论推演过程中陷入严重瓶颈,在解释现代人的经济生活时显得左支右绌,因此以塞勒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开始对作为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完全理性」假设提出质疑。他们尝试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中来,提出了将非理性的经济主体作为微观研究的对象,从而开创了对微观经济主体非理性规律进行研究的先河,行为经济学由此诞生。

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的塞勒教授荣获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图/诺贝尔官网)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于瑞典时间9日上午11点45分(台北时间下午5点45分)揭晓,根据分析机构预测今年得奖热门人选可能是行为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相关领域的知名学者。

同时,诺贝尔经济学奖也是本届诺贝尔奖最后一个揭晓的奖项。

去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是英美学者哈特(Oliver Hart)和芬兰学者霍姆斯壮(Bengt Holmstrom),针对契约理论的贡献让他们共享此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