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不知孙中山、不懂朝代时序 吴昆财:「去中国化」后果竟是去历史化

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本报资料照片)

前一阵子作家吴淡如一段录音在line上被疯狂转发,吴淡如提到现在的台湾小孩在「去中国化」教改之后,不认识孙中山是谁,且问他们「台湾在日据时期之前是甚么朝代」竟然回答荷兰时期,荷兰时期之前是猿人的石器时代,令吴淡如哭笑不得。嘉义大学应用历史系教授吴昆财表示,「去中国化」的后果竟然是「去历史化」,学生没有历史教育该有的时序感,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台湾,这种情况可能一两代都救不回来。

吴淡如的女儿读国一,为了女儿有伴,吴淡如开免费家教班,某天讲到「囊萤映雪」的典故提到孙康,吴淡如顺口说就孙中山的孙,结果学生都不知道孙中山是谁;她又让学子背朝代表,结果发现学生们也搞不清楚台湾在哪个朝代。

吴昆财表示,吴淡如讲的牵涉两件事:第一,学子不识孙中山,是中国史,这是去中国化的后果;第二,日据时期之前不识清朝而是荷兰时代,是台湾史,意味着「去中国化的结果是『去历史化』,甚至连台湾史也无法完整讲完」。主要是民进党为了去中国化,就删去历史教育中最重要的时序感和脉络感,避谈明朝、清朝,学生没有办法把台湾史四百年放在大时代的脉络底下,因此接不上去,认为日据之前全部都是荷兰统治。

吴昆财说,民进党大概没有想到会有这种反效果,本来希望让孩子更亲近台湾史,结果台湾年轻人不了解中国也不了解台湾,变成「史盲」了。这就是不尊重历史学术专业的结果,可能一代、两代都救回不来。

那么大学生会好一点吗?吴昆财说不见得。他遇过大学生坦言自己到大三才知道「原来蒋中正跟蒋介石是同一人 」,或以为「十月十日国庆日是纪念台湾光复」。因为课本根本很少提推翻满清、辛亥革命,学生也不知道台湾是为何光复,中华民国的内涵被民进党论述成「就是台湾」,没有价值在里面,十月十日就是「国家生日」,更不用讲三二九青年节早被遗忘30年,教师节只纪念不放假,已经失去意义。

吴昆财说,还有一点也是歪打正着,就是新课纲的国高中历史课本为了强调台湾「海洋立国」、「移民社会」,竟然大讲特讲郑和下西洋。问题是课本中将「郑和下西洋」是用主题式去讲,而不是放在朝代史的脉络。「但如果没有前面元朝在泉州发展,宋朝在广州发展,以及发明出罗盘、指南针、地图或造船技术等基础,哪可能横空出世一个明朝郑和,领导3万人的舰队下西洋?」吴昆财说,主题式根本不管这些脉络,就交代一句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下西洋,「结果朱棣是圆是扁学生也不知道。」

吴昆财说,历史教学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何以前一直用朝代来教,就是因为如果要做主题式论述,根本讲不完;教朝代才能在最少时间内获得最大效益,让学生学到时序感。

吴昆财话锋一转表示,吴淡如现在说台湾学生历史学成这样,让她很惊讶,还说原来「东亚史」是这样教。但吴昆财反问,这是谁造成的?去中国化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将近30年,身为读书人,难道吴淡如认为自己一点责任都没有?这一代的家长都要扪心自问,谁把民进党宠成这样?是谁让台湾学生不了解台湾史、中国史,不了解亚洲史、世界史,竹篙凑菜刀,张飞当岳飞,成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