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解决水荒 应速发展海水淡化产业
台湾主分水岭偏东,所以河流东短西长,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急,雨水若无水库做储存则不易保留,因此台湾多数河川都兴建不少大小水库来提供台湾民众必要之水源。但因台湾近数十年来对山坡地的滥伐滥垦,造成水库淤积严重,不但降低水库蓄水能力,更危及水库使用寿命,倘若台湾水库蓄水能力能如完工时一般,梅雨季节与台风所带来的雨水应足够台湾民众使用。
开源节流是解决水源缺乏的基本思维,凿井抽水台湾行之有年,西部平原的云嘉与屏东更因超抽地下水而形成地层下陷,形成另一类公共安全危机,不是理想水源开发方式。其实海洋覆盖地球表面的71%,储水量约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5%,占地表水总量的97.5%,是地球上最大的水库,因此开发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索取淡水来解决「水的危机」,是全球各国尤其是水资源缺乏国家如以色列、日本努力的方向。因此个人认为,解决水源长远之计是发展海水淡化。
从现阶段国际发展经验表明,在解决水资源的众多措施之中,海水淡化是实现资源和环境双赢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包括淡化水厂、淡化设备制造、浓盐水综合利用、高性能机械设备研发与制造、高分子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等在内的海水淡化产业正在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错过。海水淡化产业链包括淡化水厂、淡化设备制造、浓盐水综合利用、淡化技术服务、高性能机械设备(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阀门与仪表等)研发与制造、腐蚀与防护材料与工程等产业组成,台湾其实都有一些基础,只是未重视把它做大做强。
淡水厂是整个海水淡化产业的核心,目前新型海水淡化厂,为降低海水淡化的耗能与制水成本,将海水淡化厂与太阳能、风能与核能结合,而台湾目前经济部刚好在大力发展太阳能与风能之际,可在急需水源又有充沛太阳能与风能地区兴建大型海水淡化厂;新竹可以用风能,高雄、台南则可利用太阳能一方面解决缺水危机,同时又可带动新产业发展与就业机会,一兼两顾,政府何乐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