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核三厂换照 就可延役

核一厂。(台电提供)

受限于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产业界疾呼核电延役,主因是再不采用核电,可能连2030年减碳24%的目标都难以达成,若推动核一、二、三厂延役,学者估计,核一1号、2号机各约200亿,核二因停机时间短,1部机组约100亿,但核三只需使用执照延期并审查,就可延役。

新北市石门的核一厂,2019年停止商转后,目前正在除役阶段,在役期间提供2128.9亿度电;虽然核一已除役,但仅拆除周边设备,相关核能系统还未开始拆除,复原并不难。

清大工程与系统科学系教授叶宗洸指出,根据估算,如重新启用核一厂1号机,约需200亿元,主要是1号机停机时间较长,需要安检、测试的项目比较多,复原时间需1至2年;至于2号机因为停机时间短,安检项目比较少,费用约100至200亿元间,安检时间约1年。

前台电核四厂厂长王伯辉也推估,核一厂1号机的启用费用不会超过200亿元,但因为法规一直在变,还要以现在法规标准加强内部安全措施,但比起新盖核电厂动辄几千亿,还要环评等,时间、费用都省得多。

至于核二厂的1号、2号机组,先后在2021、2023年除役,因为停机时间都不长,重新运转供电,1部机组大约需100亿元,约需1年安检、测试时间。

至于预计在今年除役的核三厂,叶宗洸表示,因为机组还在运转中,可以比照美国加州魔鬼谷核电厂的延役方式,由管理单位允许延役,同时审查换照,根本不需要额外的费用。

核四重新商转上,王伯辉认为重新安检并让1号机启用,最多只需要300亿元,安检、测试时间大约3年,但2号机因当初仅完成7至8成,需要费用约500至600亿元,时间比1号机更长。

清大核工所教授李敏认为,核四若要商转应由政府以政策支持,在执行上就会相当迅速;但并非由台电主导,而是由新成立的民间公司进驻透过ROT的方式去评估财务、全面安检,可让国外有核电经验公司的资金、高管进驻,基层员工则是台电的员工,薪水由该公司支付,台电再向该公司购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