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吁劳力市场 从需求端质变

学者认为,台湾缺工问题不仅要从劳动供给端着手,更应在需求端调整策略。(本报资料照片)

台湾产业面临严峻缺工潮,政府祭出各种就业奖励措施或推动引进外籍人才政策。学者认为,台湾缺工问题不仅要从劳动供给端着手,更应在需求端调整策略,包括产业转型和技术创新,以应对劳动力市场的挑战。

据国发会推估,台湾缺工将在2030年达到40万人,政府针对二度就业妇女、中高龄和外籍移工等族群祭出多样就业奖励,吸引他们投入职场,更在今年5月起推动「疫后改善缺工扩大就业方案」,从劳工端及雇主端着手协助受疫情冲击造成疫后缺工产业补实人力。

台大国发所兼任副教授、社团法人劳动与发展协会理事长辛炳隆认为,政府和业者应先让市场机制运作,遇到缺工,薪资上涨,就能吸引更多人投入工作。

缺工就是因为供不应求,政府一直设法增加供给,有帮助但也有局限性,应设法减少需求。辛炳隆以餐饮旅宿业为例,过去陆客来台把餐饮旅宿业量能撑大,陆客不来后,就该回到正常规模;而传统产业抢不到人就设法投入自动化或智慧化转型,减少人力,否则需求端无法限缩,一直有供给也不够。

修平科技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发展系副教授谢廷豪则提到,基本工资连年调涨,薪酬吸引力相对减弱,雇主可从弹性工时、良好环境与团队认同、福利待遇等方面吸引劳工;针对公司关键职位,强化招聘、培训、留任的管理措施,对易取得的技能则可结合自动化或AI技术建立SOP,简化并快速取得人力。

至于政府推动各种就业奖励政策,谢廷豪认为,以薪酬为主要干预机制,短期会有效果,但需注意具体效益评估,也应注意长期任用议题。引入外籍人才填补人力缺口则应确保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人才需求相匹配,同时避免排挤到国内人力养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