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湾拆弹!油槽迁移洲际货柜中心

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二期工程与亚湾储油槽迁移摘要

政府和企业共同砸近1,600亿元的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第二期工程填海造陆计划,将扮演土地腾龙换凤的功能,除第七货柜今年6月陆续点交给长荣海运之外,多家石化业者投资的油槽等石化设施,也将在9月陆续完工启用,亚湾199座油槽将同步开始启动迁移,随着亚湾区推动5G AIoT产业示范区,被视为「是一颗不定时炸弹」的199座油槽,将可望陆续拆除。

高雄亚湾已成国家推动5G AIoT产业示范区,区内也有多家五星饭店、购物商场以及豪宅,人口越来越密集,因此,位于前镇河两侧的199座石化储槽,过去虽对高雄产业贡献良多,但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已被视为一种空间威胁,「是一颗不定时炸弹」。

高雄都发局表示,199座油槽所有权人包括中油、荣化、台塑、胜一化工、建丰、台聚(华运)、宜升、纮洋化学、以及奇美油仓等九家石化业者,前镇河南侧的甲种工业区面积约42.6公顷,北测特仓跟甲工约23.83公顷,油槽占地面积合计大约66.43公顷。

高雄港洲际货柜中心第二期工程的石化储运中心,正是199座石化储槽的未来去处,为了在空间使用上「腾龙换凤」,中央和地方选定洲际货柜中心第二期工程的填海造陆计划。

台湾港务公司指出,洲际货柜中心第二期工程共填海造陆422.5公顷,交通部航港局和港务公司共同出资,实际投入432亿元,完成填筑新生地、19座码头、公共建物和公共设施等,其中,第七货柜中心码头和腹地共149公顷,已出租给长荣海运,今年6月陆续点交测试,长荣海运2023年5月启动第一阶段营运;另42公顷的散杂货柜码头,主要作为大宗散杂货公用用途,其中,S19号码头为建通公司承租作为煤炭装卸专用,其他用地由港务公司陆续规划招商。

二期工程的石化储运中心231.5公顷土地,则由中油、台塑、中石化、华运、旅顺等承租,兴建石化储槽完工后,中油既有的130座前镇储油槽将陆续搬迁至此,其余八家石化业者在前镇的69座油槽,因洲际货柜中心第二期工程的石化储运中心工程进度较快,将从今年9月开始搬迁。

中石化表示,承租总面积5.43公顷规划兴建的液氨、苯酚等石化产品储槽,总投资约32亿元,分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面积4.19公顷,预计今年11月底竣工。

中油等石化业者投资洲际货柜中心第二期工程的油槽预算共约1,161亿元,中油表示,中油使用土地约203公顷左右,正施工兴建138座油槽等,最高容量可达5万公秉,预计投资536亿元。中油规划2027年6月30日才能全部完工,预计2029年完成搬迁130座前镇储油槽,迁移进度恐将与原先的规划有些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