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某诊所按摩床上最震撼的1张照片流出:病态的父母,绝望的孩子

来源:水木先生说(ID:shuimujunshuo)

古有关羽刮骨下棋,今有小孩正骨做题。

这个新梗,来自一张全网流传的图。

广东一家私人中医馆内,一个孩子正在接受正骨治疗。

正骨很痛,孩子疼得哇哇大叫。

旁边母亲急了,就掏出计算器,逼孩子背乘法口诀。

一来转移注意力,二来不耽误功夫好好学习,提升成绩。

看到这张图我震惊了。

想帮孩子转移注意力,用播放动画片效果不是更好吗?

连看病都得做题学习,这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准备逼疯孩子?

评论区一些留言分享,更是刷新鸡娃的极限。

“当时在儿科重症监护室知道的,一个14岁男孩跳楼没死。住院期间身体腹痛,去检查,途中他妈妈就拿着手机让他看看,群里布置了多少作业。”

有网友分享自己教书经历。

“有个孩子打着点滴上课,但我作为科任老师不好说什么。”

“当班主任当着全班,大肆宣扬这个同学打点滴坚持上课时,我就知道,我们教育问题很大。”

可怕的是,以上所说的并不是个案,不知从什么时候起,现在小孩越来越累了。

地铁上困到睡着的孩子

医院里边打点滴边写作业的孩子

我们盼望回到儿时。

此刻是儿时的他们,却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快乐。

去年寒假,河南周口。

一家长带孩子去复印店打印寒假作业。

打印机滋滋响个不停,白色试卷像拉面条一样越来越长。

没一会,孩子崩溃。

“还没打印完,这寒假作业就已经有3米长!”

这还只是小学生的作业,要换作中学,更是不敢想象。

有家长用尺子量寒假作业厚度。

足足有5.5CM厚。

别说解题,就算让你寒假看完一本5.5CM厚的巨著,都颇为费力。

去年,有个高一学生向父母哭着吐槽:

一周一节体育课,多少卑微的祈求,却也念而不得。

有些压力来自学校。

有些逼迫来自家庭。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让人心酸的新闻。

冬季流感,很多孩子没法上学,只能去医院挂盐水。

大人生病,尚且会停下工作。

这些孩子进医院打吊针,却依然要写作业。

医院甚至设立一个“辅导区”,一帮孩子坐在那,边挂盐水,边苦读,旁边还有父母盯着。

有个5岁萌娃过生日。

满心欢喜打开礼物盒,发现竟然是一本练习册。

孩子笑容瞬间消失,泪眼婆娑。

孩子母亲回应:因为孩子最近做题有点慢,然后就给她买了一本练习册。

看到一个让人揪心的视频。

小女孩因父母期望太高,向父亲哭诉:

“我把我自己的事情干完了,作业写完了,难道我玩还有问题吗?天天让我梦想当这个家,那个家,你怎么自己就没做到?”

江西某街道,一个小女孩 背起沉重的书包,腰弯如弓。

身体需要往前倾斜,才勉强维持平衡。

有人说,书包太重,对孩子身体发育不好。

可我关注的,却是这“巨大书包”背后,孩子不堪重负的学习压力。

一个几岁的孩子,真需要像成年人一样去卷吗?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这种鸡娃教育,到底是在成全孩子,还是毁掉孩子?

每个热衷鸡娃的父母都是应试教育的狂热信徒。

他们坚信,考试分数决定孩子毕业后的工资,多考一分,干掉千人,成为人上人。

这很热血。

但,也只是热血,是某些父母的意淫——就像我们小时候总觉得自己很不一样,长大后发现,自己终归是普通人。

我想说几个被忽视的教育真相。

真相一,分数不能决定孩子命运,性格才是。

比如神童张炘炀。

10岁上本科大学,16岁读博士,被誉为“全国最小硕士生“。

智商高达140,碾压绝大多数人。

但十年过去,这位神童过得如何?

啃老。

不愿意搞学术,也没有稳定工作,靠父母救济为生。

他理直气壮地说:每隔两三个月(父母)就会主动给我打一万块钱。我现在没有固定工作,我不工作一辈子都可以。

张炘炀之所以产生巨婴心态,这根源,就在于父母的鸡娃教育。

在张炘炀成名爆红那会,张父出过一本书《神奇的学习》

他以上帝视角叙述自己跟张炘炀的教育。

里面有这样两段话。

“为避免影响张炘炀学习,父母在他十岁前不看任何电视,也不在家里接客。”

“张炘炀只有自我。他(张炘炀)说,我最佩服的就是张炘炀,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关于这本书的观后感,钱江晚报编辑曾这样评价:

此书只谈学习,不教做人,估计在他们眼里看来,博士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准。

截图:钱江晚报

对于张炘炀的成长,其导师评价:

“你这啥事情都是他父亲包办的,你每天三顿饭都吃不到嘴里去,你还研究什么呀。”

张炘炀父母就是唯成绩论。

只要孩子成绩好,什么都可以忽视,什么都可以无条件满足。

这最终结果,就是培养出一个只会考试,但缺乏自我负责能力的“巨婴”。

我不是支持读书无用论。

读书有益,学历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只是,当所有人都在吹鼓考试成绩重要性时,各位,别忘了,比这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塑造。

情商,逆商,自我觉醒,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

这些,远比孩子分数多少,班级排名多少,更值得每个父母去关注。

真相二,人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和别人赛跑,而是遵从本心。

作家梁晓声分享过一次座谈经历。

某高校,梁晓声受邀,跟大一新生座谈。

场内有四五百人。

其中一个学生讲到自己对成功的渴望:“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梁晓声说:“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梁晓声在书中总结,足以窥见当下年轻人对平凡的恐惧。

把出人头地视为人生终极意义,否则就感到羞愧—— 抱有这种执念,其实就是孩子内化鸡娃教育后的结果。

我能理解。

但依然觉得可悲。

因为,实现阶层逆袭本身就是极小概率事件。

以此为人生意义,你几乎注定会失望。

江苏来龙镇光明村出了刘强东,很了不起,那村里其他人呢?难道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都是失败者?

当然不是。

人生不是竞赛,而是各种体验的集合。

村里的老刘喜欢搞种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寄情怀于天地,这就是一种成功。

村里的小刘喜欢汽车,每天在修车厂跟机械打交道,匠人匠心,这也是一种成功。

成功不应该被定义。

如果非要有,便是那句耳熟能详的话:这世界只有一种成功,按自己意愿过完这一生。

每个孩子都是带着自己的使命来到这世界的。

可能是成为下一个刘强东,但更可能是归于平凡,成为一个文员,一个护士,一个不被写进历史的人。

你要允许如其所是。

人可生如蚁而美如神。

平凡的人,也可以活出精彩人生。

〖欢迎转发、留言〗

作者:水木先生@卓绝,来源:水木先生说(ID:shuimujunshuo),剖析社会,分享教育观,与500万读者一起成长。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每晚21:21,与你不见不散。让我们的呼声,成为推动世界改变的音浪。